第三百八十八章 岑國璋的決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南鬧成一團糟,訊息在一直不停地向陝甘傳去,一直傳到岑國璋的手裡。
“殊同、傳良,看完這些情報,你們有什麼感想?”
岑國璋抬起頭,問道。
“這次皇上下了血本,除了勇衛軍五萬新軍,還從黑水、襄平兩總督區調了七千邊軍,從宣大承德調了一萬五千鎮戎軍,從京大營調了兩萬七千禁軍。裡外裡又是將近五萬人。”
薛孚撇了撇嘴說道。
“不止啊,還有嶺東、直隸、河陰三省的守備兵和衛鎮兵,抽調了四萬六千人,正在陸續南下。要是再加上江浙的守備和衛鎮兵,應該有二十萬大軍。這是準備一擊而破啊。”
楊宗烈的話裡也帶著譏諷。
“奇怪了,江淮離江浙那麼近。各府的守備營,還有阜陽和徐州的衛鎮兵,都是撫帥你留下的老底子。裡面的軍官和不少老兵都是見過血的,應該更好用。怎麼朝廷不直接調過去?還隔著千山萬水地從直隸調?”
薛孚發現一個問題,忍不住問道。
“這個我知道。兵部有這個意思,準備抽調八千淮兵南下。只是行文轉到了宣撫司,被副使博翰公給否了。”
聽了岑國璋的話,薛、楊兩人心裡有數,看來宣撫司裡有軍情局的密探啊。
不過薛孚和楊宗烈對這點不感興趣,他們更想知道李浩到底打得什麼主意。
“博翰公跟廣安王說了,但凡是我岑益之練出的兵將,一個都不用。否則的話,大勝之日,我會腆著臉去分軍功。這帳,還是算清楚些比較好。廣安王深以為然,直接上書,否了兵部的意見,改從直隸調兵。”
聽了岑國璋的話,薛孚和楊宗烈都無語了。
名滿天下的大儒博翰公,居然意氣用事到了這個地步,把軍國大事當小孩子鬥氣一般。
“不用也好,免得我心痛。”岑國璋的臉上看不住悲喜,只有凝重。
“殊同,傳良。你們說旦賊攻下杭州城後,為什麼沒有揮師北上,而是頓於明州城下?”
“撫帥又來考我們了。”楊宗烈笑呵呵地說道,隨即臉色變得肅正起來。
“很簡單,旦賊揮師北上,會被勇衛左右兩軍前後夾擊。所以他決定先搞定餘姚的勇衛右軍。頓師明州城,我覺得肯定有陰謀在裡面。”
“當然有陰謀。”薛孚接著說道,“毒殺陳公,立即截斷驛路,讓江南與京師失去聯絡近十日。這麼長一段時間,足夠逆賊們佈置好很多東西。”
岑國璋看了他一眼,輕輕地笑了笑,“什麼陰謀,明晃晃地陽謀。我們遠在千里之外都能看得明白,不知道宣撫司那群高人們看明白了嗎?”
“撫帥,宣撫司那些人估計看不明白。不過看邸報說,皇上的聖旨裡指定戰事由萬都督統領的右都督府全權負責。我想只要萬都督能看得明白,宣撫司看不看得明白,應該無關緊要。”
楊宗烈不是很清楚岑國璋話裡的意思。
“傳良啊,你想錯了。李浩這類人,有個通病,自視甚高。尤其有昱明公這個榜樣在前,他更加不可能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
楊宗烈皺著眉頭問道,“撫帥,你的意思是昱明公能文能武,他博翰公自認為為什麼不能?昱明公能彈指平亂事,他博翰公自認為能做得更好?”
“是的。李浩這類人,總是認為自己做得會比別人更好,只是時運不濟,沒有得到施展的機會。現在有了這麼一個天大的機會,你覺得李浩之流會忍住不插手?”
聽到這裡,薛孚認同地點點頭。
“撫帥說得極是。看程子儒、王典林此前的醜態,沒事都要鬧一鬧,就能看出這些人的德性。現在有權柄在手,怎麼肯罷休?廣安王,現在就是他們最大的依仗和武器。挾太子以令諸侯。”
薛孚冷笑一聲,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