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業當中,有一個消費升級的過程,大市場制度,商超連鎖制度,城市綜合體制度。

大市場制度,類似農貿市場,綜合批發市場,等自由市場。

商超連鎖,重在連鎖兩字,要完成連鎖擴張可不容易。

城市綜合體,簡單來說就是萬達廣場,將各大型別綜合起來,集購物娛樂人流和主體建築複合商圈。

這是市場發展的一個必然過程。

但很可惜,在過去幾十年的國內,這些制度通通不是。

國內採用的是供銷社制度,日用商品包銷包購,定額定量,在家用電器方面,大件商品方面,採用的是百貨公司制度,省市縣三級百貨公司,縣級的行政單位為基礎設定一個百貨公司,想買電視洗衣機,通通得去百貨公司。

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百貨公司壟斷家電產業所有的銷售權力,銷售資源,連廠家都沒有銷售資格,制度陳舊,服務差,離開櫃檯概不負責,價格還高居不下,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服務可言。

改開之後,零售行業迅速轉變為大市場制度,在省會城市建立大型的家電批發市場,商家們自由交易,小型經銷商紛紛崛起,在各大縣份盤下一個鋪面,就可以銷售家電。

日用商品方面,則大規模採取三級經銷商的分銷制度,設立省市縣三級分銷,銷售掌握在企業手裡,培養自己的經銷渠道。

短短几年,國內的各大百貨哀鴻遍野,被紛紛架空,破產的破產,倒閉的倒閉,關門的關門,連貨源都搞不到,搞得一片狼藉。

國內的各大百貨,紛紛的尋求轉型。

這時候,鄭州百貨積極改革,在國外吸收先進經驗,微笑服務,貨品三包,主動降價,適應市場競爭,竟在零售行業競爭激烈的鄭州,殺出一條血路,被國內各大媒體一報道,市場就炒熱了起來。

其餘各省市地區的百貨公司都號召起來,學習鄭百文的先進事蹟。

被譽為:“國企改革的一面紅旗!”

國內的情況,一旦涉及到學先進,就會形成一股旋風,各大百貨公司紛紛改革,攜手聯營,鄭百文的家電賣場,就順利成章的鋪進了各個省份。

在各大百貨公司,開闢有自己的銷售櫃檯,甚至包下一整層樓作為鄭百文的家電賣場,這種速度是很可怕的,民營企業10年做不到的事,他短短兩年就辦到了,付出了極低的資金,就鋪開了全國市場,創造了國內零售界的奇蹟。

可以這樣說,只要他願意,哪裡有百貨大樓,哪裡就有鄭百文。

更可怕的是,他不僅搞零售,還搞批發,不到10年時間邁進巔峰,97年最鼎盛時,鄭百文控制了40多個全國性的家電營銷網路,每個網路可帶動50個以上的大型批發網點,年銷售高達76億,長虹便是鄭百文一手帶起來的,一個專事生產,一個專事銷售,短短10年便制霸全國。

但是很可惜,98年就一夜垮塌,上市搞得一塌糊塗,陷入了造假風波,2000年勒令退市,董事長直接抓去坐牢,2002年被三聯兼併,重組上市,之後被黃光玉的國美收購,這一宗收購案也讓黃光玉身價大漲,三次蟬聯全國首富。

可杯具的是,沒過多久也被抓去坐牢了!!

就很意外的樣子!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目前來說,只要搭上鄭百文,的確是條捷徑。

有郭老闆的產能做後盾,他只需要鋪夠貨物,在找足夠的促銷人員,在對方的賣場搞推銷就可以了,快速的佔領市場。

對方破產還有好幾年,林嶺東先知先覺,可以提前退出。

這波順風車是肯定要搭的。

林嶺東點頭道:“幹得不錯,條件呢?你打聽過沒有?”

“打聽過,我花了些錢,找一個本地的電視品牌市場部的人員,瞭解了一下,條件有些苛刻。”

“第一個,必須廠家和鄭百文簽訂獨家協議,一旦向他供貨,則必須將批發和零售權通通交給他們,意味著,我們將失去批發市場,失去中小型經銷網路,還同時失去代理權。”

“第二個,是利潤點的問題,鄭百文有強制要求,要求廠家出示嚴格的製造成本,他們要嚴格核實,廠家的單機利潤固定在30個點,定價權也在鄭百文手裡,我們連定價權都沒有。”

“第三個,是結款的問題,押5結5,還有半年的賬期,合同金額5000萬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