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全球基本港(第1/3頁)
章節報錯
老伊萬:“兩大巨頭,曼內斯曼鋼鐵公司,諾貝爾化學礦業集團,礦場在尼羅河的阿特巴拉,德國人在蘇丹經營十幾年了,投資了大量的礦山,援建了大量的礦場和基礎設施,平均關稅6%,德國還有大量的減免,關稅基本為0,目前對口國家的最優關稅區。”
“蘇丹至汗堡航線,養你十幾條礦船足夠了,最多一年就能拿回成本,想知道運價有多高麼?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講完,老伊萬一臉嘚瑟的看著林嶺東。
“曼達內斯?我明白了!”
林嶺東微微點頭。
搞航運的,搞貿易的,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要懂國際關係,知識儲備量是基礎條件,就跟玩遊戲的英雄池一樣,越多越好,越豐富越好。
而林嶺東何等人物?
30年積累可不是蓋的。
別人英雄池,他是英雄海。
僅需要兩句話,就可以瞭解清楚。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南北合作,垂直分工。
德國人投資礦山,援建礦場,援建港口,而蘇丹則提供資源供給,挖出來的礦,再賣給德國。
英國是全球第一個發達國家。
而德國,米國,則是第二和第三個。
蘇丹是最不發達國家。
兩國的經濟差,高達百倍,物價與勞動力成本相差數十倍,資源的廉價程度,駭人聽聞。
而且盡被忽悠。
非洲的小黑兄弟們,他們連金礦都不認識,只要沒黃點點的,一律按鐵礦處理,稀土當紅土處理,只要是黑漆漆的,一律按煤炭處理,高品位鈾黑礦,當矸石就賣了。
兩塊錢一噸就給賣了。
鉻礦石?
如果是鉻鐵礦的話,只要德國人自己不傻,自己不說,小黑兄弟賣光了也不會知道。
可是利潤雖大,風險也高。
林嶺東笑道:“那運價,又有多高啊?”
老伊萬:“這是全歐洲最高利潤的航線,德國開出的運價,已經漲到了1400美金Teu,散貨均價80一噸,外加35%的燃油費,拉一船礦石可以掙到淨利潤20萬美金,怎麼樣?”
“1400Teu?”
林嶺東也是咋舌,這個運價也真是夠高的。
目前港島至北美航線,橫跨太平洋,也不過300Teu,礦散貨東南亞航線,均價不過20一噸。
這個價格也,也實在是高。
可林嶺東仍是搖頭,臉色甚至有些譏諷:“拉貨還是算了,我只對礦石感興趣,他的開發情況呢?現在怎麼樣了?”
老伊萬臉上,露出一絲疑惑:“你關心開採情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