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看著被挑選出徵的兩萬人馬在方瑛、也先、李震和石亨的帶領下陸續走出校場,回頭對高臺上的王驥與方政說道:“二位愛卿,這一次的出征雖說是為了擊敗西北的欽察汗國,可是我們的既定方針是什麼兩位一定不能忘記。”

王驥鄭重承諾:“陛下請放心,臣等曉得輕重,一旦將這個西北的勢力打得太狠,就會造成西北的勢力重新洗牌,原本被欽察汗國壓制的勢力就會迅速填補欽察汗國留下的權力空白,這些勢力會對我大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都是無法預估的。

與其將局勢變得不可控,不如將局勢控制在大明可控的範圍之內。”

“尚德所言極是,大明如今直接控制的疆域已經足夠大,沒必要為了土地四處征伐,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親手建立一個讓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能接受的秩序。”

“陛下聖明,大明應該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規則的制定者與裁判者,而不是變成一個讓所有國家的百姓與人民厭惡的秩序破壞者。”

“王閣老說的有一些道理,不過臣認為我大明能夠號令天下的不是規則,而是大明的陸海軍,軍隊才是大明任何對外政策的底氣,過分的強調規則並不可取。”

“方提督,老夫沒有否定軍隊的重要性,軍隊對於維穩很重要,可是不能什麼事都靠軍隊來解決,那是窮兵黷武,就算強如漢武帝,最後也只能下《輪臺罪己詔》,為自己的窮兵黷武謝罪。

老夫知道你代表著軍隊,擔心朝廷政策的改變會影響軍隊在朝廷中的地位,這一點上其實你是多慮了,你想想如今朝廷內閣你們軍隊就佔了七個席位,可以說是內閣最大的一股力量,其他的部門可都是單打獨鬥。”

被戳中心思的方政尷尬地撓撓頭,不知該什麼好,論起辯論武臣從來就沒有贏過文臣,這也是一到和平年代武臣總是會被文臣壓制。

朱瞻基微笑道:“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不可偏廢,一個國家沒有文治就不會有強大的經濟,一個國家不注重軍事就不能守住國家的財富,守不住國家的財富,前宋就是我大明的前車之鑑。

北宋皇帝都能夠被金人擄走,國家財富被金人搶掠一空,巨大的財富成了金人的囊中之物。到了南宋依然不吸取教訓,還是文治高超,空有經濟實力卻不能將實力轉換成國防實力,這就是不重視軍事的血的教訓。

朕知道你們文人有一個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對武人貶抑,前宋以來武人地位在風評中江河日下,從赳赳武夫、國之干城,變成了賊配軍、丘八,甚至把軍人與土匪相掛鉤。

文人瞧不起武人固然有武人的劣根性,比如武人不喜文墨,以粗人自居,覺得自己沒文化胡來有理。武臣自己不爭氣將把柄送到了文臣手中,於是乎文臣就會對武臣進行彈劾,跋扈無禮成了武臣的代名詞。

玩兒心眼兒武臣哪裡是文臣的對手,幾輪較量下來,武臣就會敗下陣來,處處被文臣壓制,其中皇帝扮演的角色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兩宋以來,皇帝的教育都掌握在文臣手裡,每一個皇帝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文臣思想的影響,在政治鬥爭中會不自覺的將屁股坐在文臣一邊。

這就是文臣那麼熱衷於做皇帝的老師的原因,透過對未來皇帝價值觀的塑造間接的控制皇帝的思想,價值觀的塑造能夠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與文臣相同價值觀的皇帝,當然在處理政治鬥爭的時候,不自覺的就偏向了文臣,比如文臣會用各種暗示證明武臣掌握權力之後會對皇權產生巨大的威脅,卻不提壓制武臣導致國家軍事力量削弱一樣會導致國家滅亡。

無非是亡於自己人之手,還是亡於外族之手兩種區別,在朕看來,朕寧願這大明可以亡於自己人之手,改朝換代,決不能亡於外敵之手成為亡國奴。”

王驥與方政二人分別代表著文武兩股勢力,文武之爭一直都是客觀的存在,雙方有所爭鬥,朱瞻基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一旦涉及到這種國戰的時候,不管是誰都必須同心協力用心王事,誰若是敢在這個時候耍心眼兒,不顧全大局,朱瞻基會毫不留情的處置。

文武之爭歸根結底爭的是話語權之爭,誰掌握了話語權,誰就掌握了對錯的解釋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人都能聽得出皇帝話語中的敲打意味,這是在明確的告訴他們,在西北的戰事上必須保持通力合作,不然他們誰都承擔不起失敗的後果。

朱瞻基透過臨行前的一個小小的敲打,讓兩個即將上任的西北軍政最高官員明白什麼是皇帝的底線。

二人都是恭敬地行禮表態,一定會顧全大局,不做意氣之爭。朱瞻基知道這二人一個曾經在海外主政一方,是真正的軍政一把抓的好手。另一個也在西南掌兵多年,在大局觀上二人都不差。

不過皇帝還是不放心地囑咐道:“二位也別嫌朕囉嗦,實在是此次出征意義不同,不單單是我大明自己的人馬出征,還有各個部落的人馬一起隨著大明出征,你二人作為聯軍統帥要協調好各個部落之間的配合,要做到賞罰分明,讓各個部落明白大明對待他們都是一視同仁。

同時你們也都很清楚,朕為何要讓各個部落出兵,這些部落兵在戰爭結束之後都會留在西北,一方面為大明鞏固西北邊防,一方面削弱各個部落的力量,如何讓這些士兵全部留在西北,將是你們二人將要面對的挑戰。”

“陛下請放心,臣一定會秉公執法,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些士兵留在西北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就地成家立業,而且獲得的生活要比在他們原來的部落更好,透過比較讓一些已經成親計程車兵在看到未婚士兵在西北過上了美好的生活,相信他們也是會心動的。

最難解決的是女人問題,只要能夠解決女人的問題,在西北留下幾萬人還是很容易的事。”王驥拱手說道。

“關於女人的問題,我們就要透過欽察汗國的大汗兀魯黑·馬哈麻來解決了,相信馬哈麻大汗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的。”

“陛下聖明,這件事一舉兩得,一方面削弱異族的力量,一方面能夠快速增加我們西北邊陲的人口。不過還是要控制輸入人口的比例,不然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尚德說的沒錯,混血人口不宜太多,不然就會造成人口結構的不穩定,不過隨著大明移民的增加,這樣的人口會慢慢的被稀釋下來,甚至可以透過多次聯姻,讓異族的特徵慢慢的消弭於無形。”

聽著皇帝與王驥的對話,方政後知後覺地問道:“陛下!我們這是準備跟馬哈麻買人嗎?如此明顯的削弱敵方人口的策略,馬哈麻會這麼傻嗎?”

“他當然不傻,這麼做對欽察汗國有利無害,他怎麼可能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