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帶羽毛帽子的漢子是這些土人百姓的首領,他很是喜歡大明海軍送給他的這套瓷器,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套瓷器的用途,但是卻不明覺厲的認為這是非常貴重的東西。

有了這套瓷器做為禮物,大明海軍順利的登上陸地,王瑾與戴羽毛帽子的首領進行了手語交流,一番雞同鴨講下來,對方還是沒有明白王瑾想要幹什麼。

王瑾只好找來會畫畫計程車兵,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城池的模樣,並且在城池周邊畫出了耕地,以及耕田種地的樣子。

王瑾指著這個畫好的城池表示自己想在這裡建造這樣一個城池,同時還要在周邊的地方進行種植,又拿出了一套更加精美的茶具,當著土人首領的面開始生火燒水。

小火爐很快將銅壺裡的水燒開,王瑾在瓷壺裡放上茶葉,泡了一壺茶,為了表示自己沒有惡意,王瑾主動端起一杯茶一飲而盡,同時又將另一杯茶遞給土人首領。

土人首領這才明白原來這物件是用來喝水的,就是不知道他們在水裡泡的是什麼東西的葉子,看到王瑾一口喝下杯子裡的水,自己也學著王瑾的樣子一口將溫熱的茶水喝下去。

首領感覺這水有些淡淡的清香,入口時有些淡淡的苦澀,可是當水喝進肚子裡的時候,又感覺口齒中回味無窮,這種感覺是詞彙匱乏的首領無法形容的。

大概是東方人的緣故,首領對於茶的接受很快,只喝了一口便愛上了這種讓人回味的葉子。他比劃了半天,想要表明自己希望購買那些能夠泡在水裡的葉子,為了證明自己的富有,他吩咐自己的僕人搬來許多自己的黃金。

王瑾跟他交易了一斤茶葉,從他的手裡拿過來大概有一兩左右的黃金,意思是告訴他,這些茶葉只需要這麼多的黃金。

土人的文明程度不高,不代表土人傻,尤其是能夠做首領的人,更是一個不落中的人尖子。首領馬上就明白了王瑾的意思,看到一小塊黃金就能換取這麼大一包的茶葉,又指著王瑾剛剛喝茶的一套茶具,意思是這些需要多少黃金。

王瑾哭笑不得,這套茶具是自己的心愛之物,肯定是不能出售的,不過不知道跟他怎麼解釋,雙方比劃了半天,也沒有說明白。

只好命令船上的工匠現場給土人首領用本地特有的紅木做了一套簡易的茶具,當然不能與王瑾這套精雕細琢的小葉紫檀茶具相比。

這樣一套簡單的茶具,並不費多少工夫,一個多時辰一個紅木茶具桌便製作了出來,紅泥小火爐並不稀罕,船上就有備用的。

再給土人首領配上一個燒水的陶壺,除了瓷器之外的一套茶具就算配齊了,把這些交給土人首領的時候,這漢子笑的嘴巴都快咧到了耳朵後面。非要塞給王瑾一大塊黃金,被王瑾果斷拒絕了。

並且不斷的在土人首領耳邊重複:“我們是朋友!”

“我們是朋友!”土人首領學著王瑾的聲音說話。

王瑾認真的點點頭說道:“沒錯!我們是朋友,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雖然土人首領聽不懂王瑾的語言的意思,但是卻明白了王瑾的善意,也知道這一套東西是專門做給他的。再配上剛才士兵送給他的那套瓷器,他知道自己喝茶的工具已經齊全了。

晚上的時候,大明海軍又邀請土人部落一起吃了一頓大明海軍的飯菜,雖然在海上漂了這麼長的時間,沒有什麼新菜的蔬菜和肉食,但是這個年代海里面的海鮮可是非常的豐富。隨便一網下去,就能撈上來很多的魚蝦。

再配上海上標配的豆芽與豆腐,海軍東洋艦隊的廚子大展身手就在這海邊埋鍋造飯,做了一頓豐盛的中式海鮮大餐。

每天都在吃玉米、木薯的瑪雅人哪裡能夠吃到我大吃貨國的美食,一頓美食差點讓這些瑪雅人把舌頭吞進了肚子裡。

果然吃喝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最好辦法,第二天,感覺白吃白喝這麼多飯菜的土人們,紛紛把自己家裡珍藏的玉米、木薯、辣椒等食物送給明軍。

明軍百般推讓不過,只好全部手下,雙方達成了信任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王瑾並沒有著急尋找建城的地點,他需要根據皇帝提供的地圖找到那個地峽。

所謂地峽就是連線兩洋之間最狹窄的地方,王瑾的目標就是找到這個地峽,並且在附近建城,並且逐漸將這一片區域控制在大明的手中。

這片地方是典型的熱帶雨林地區,想要徹底的開發出來,沒有百年時間想都不用想,更別說更未來的連線兩洋的運河。

這一點朱瞻基非常的清醒,他的目標就是為子孫後代將這些國際上的交通要道全部佔據,等到未來有一天大明有了修建的能力,或者說這些工程必須上馬的時候,自然會進行修建。

與這些土人相處的久了,土人中比較聰慧的百姓便能跟大明海軍士兵進行簡單的漢語對話,比如:‘你好’、‘吃了嗎?’、‘朋友’等詞彙。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雙方的溝通有了簡單語言交流,就會有更深入的交流,這種時候高等文明一定把低等文明的語言淹沒。

這是歷史的必然,因為低等文明與高等文明的交往中出於弱勢的地位,這不是說大明在欺負瑪雅人,而是瑪雅人對大明的各種先進的技術、以及生活方式更加的嚮往。

他們會不自覺的額模仿大明人的生活方式,並且在與明人的交往中刻意的學習明人的語言,以便融入大明的社會氛圍。

王瑾在這個瑪雅人部落逗留了半年的時間,與瑪雅人進行了多次交易,留下了一個協的陸戰隊士兵在已經找到的地峽附近建造城池。海軍艦隊則在城池之外修建軍港,而王瑾則帶著五千人馬繼續尋找橡膠樹的蹤跡。

為了尋找橡膠樹,只能在陸地上行軍,穿過地峽便來到了後世的哥倫比亞,這裡分佈著一個被後世稱作奇布查人的部族。

與地峽以北的瑪雅人不同,奇布查人已經進入精耕細作的農業社會,生活比起瑪雅人更加的富足,對於名人如此大規模的進入他們的勢力範圍,是不可饒恕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