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覆命(第2/2頁)
章節報錯
“山名君,這一派人肯定不希望和談成功吧?”
“將軍慧眼,確實如此,這一派人以武夫為主,態度非常強硬。一旦簽訂了條約,他們就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他們另一派是什麼態度,肯定不會為我皇國著想,無非是想用鈍刀割肉的方式盤剝我皇國。”
“將軍所言甚是,另一派是想用賠款的方式控制我國,他們希望用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好處,而且還不會受到道德上的指責。
想必明國那些主和之人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好處,才一力推動和談吧,當然他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做這件事情更是需要我皇國的幫助。”
“什麼事?”
“明國發現皇國以東萬里有一片大陸,這片大陸比明國還要大上幾倍,而且這片大陸土地肥沃,當地的百姓是中原殷商移民的後裔。
這些殷商移民當年為了逃避西周的追殺,一路順著極北之地的冰層來到極東之地繁衍生息,這些殷商移民因為遠離中原大地,還保留著殷商時代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極度落後。
明國想要征服這塊大陸,可是人手不夠,需要我們皇國的幫助,並且允許我們在這塊大陸上建立一片屬於皇國的棲息地。
將軍閣下,只要我們能在極東之地找到一片肥沃的土地,那麼憑藉著我皇國百姓的勤勞,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強大起來,到時候極東之地那麼大的一塊大陸,明國又佔不完,我皇國完全可以與明國在極東之地共存。”
足利義教眼睛亮了起來,在倭國開智以來,就一直夢想著在大陸上立足,這就是倭國一直想著與朝鮮與中原為敵的原因。
大陸夢已經刻在了倭國人的骨子裡,不管是誰當權,一旦覺得自己有了實力一定會想著以朝鮮為跳板進攻中原。
歷史上一共有三次這樣的經歷,前兩次都被中原給拍了回去,然後在家裡舔舐傷口慢慢恢復,等到覺得自己又行了的時候,又在滿清末期的時候,趁著中原虛弱之時再一次攻入朝鮮。
這一次倭國贏了,贏得很徹底,滿清賠償了倭國二萬萬三千萬兩白銀,相當於倭國三年的財政收入。
這樣一筆鉅款的收入讓倭國從此在東方站立起來,成了東方唯一的列強。也從此讓世界看清了滿清不過是個泥足巨人,是個任何國家都能上來踩上一腳的國家。
在五年後,就發生了著名的八國聯軍入侵的恥辱,就連義大利這樣的歐洲麵條,都能在華夏的身上踩上一腳。
對於能夠有登上大陸的機會,以倭國人的賭性,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加入進來,足利義教首先確認道:“這事是真的嗎?極東之地真的又一塊龐大的大陸?”
“千真萬確,明國與卑下商議,以每年十萬兩的價格租借石見國,做為去極東之地的中轉基地,將來還要僱傭倭國的百姓,為他們開拓。
同時還允許我國用人口抵充賠款。一個青壯女人一百兩,一個青壯男人五十兩,這些賣給明國的人口就屬於明國。
而僱傭的百姓還是我國百姓,以後還可以成為我國開拓極東之地的先鋒。正是如此卑下才答應這個賠償條件。”
“混蛋!為何一個青壯男人價錢只有女人的一半,是瞧不起我大和男兒嗎?”
“那個姓王的太監也說了原因,明國開拓南洋,移民南洋的百姓男多女少,這些女人只要能夠運到南洋就能掙到一筆差價,屬於能夠快速出手的貨物,價格自然高一些。
男人卻是不同,他們需要透過自己的勞動掙夠這筆錢,一個青壯勞力想要掙夠五十兩至少要兩年,回本的時間太慢了。”
“原來如此,沒想到這明國將軍不想著如何打仗,竟然滿腦子生意,我皇國只要牢記這個恥辱,奮發圖強,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報今日之仇。
不過讓天皇去天皇稱號這個比較棘手,不說天皇陛下不願意,就是天下臣民也會起來反對,怎麼辦?”
“這個問題卑下也與明國談過,那個王太監給卑下出了一個主意,我皇國內部想怎麼稱呼都可以,但是在對外的國書上不得出現天皇稱號,也就是說不能讓明國皇帝覺得沒有面子。”
“這樣就好辦了,本將軍也能在天皇面前有所交代,這對外的國書畢竟一年也發不了幾次,到時候只要我皇國做的隱秘,明國也不能拿我們怎麼樣,最關鍵的還是要奮發圖強,讓皇國強大起來。”
“將軍說的對,只要我皇國強大起來,這三十年的賠款我國隨時都可以賴掉,大不了我們再和明國打一仗,到時候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山名君說的好,今日之恥來日洗雪,我皇國總有一天會壓倒中原王朝,成為天下第一等的強國。
這賠款你是如何應對的,我皇國不能把錢全賠給明國,要留下發展的錢糧,我們現在已經與明國拉開了巨大的差距,必須要嚮明國學習。
向強者低頭不丟人,這一次我們不但要認真嚮明國道歉賠償,同時還要派遣遣明使嚮明國學習明國的學問,最好用從明國學到的學問擊敗明國。”
“將軍英明,卑下答應每年賠給明國三百萬兩明國銀幣,剩下的二百萬兩以人口或者其他的雜物抵充,雖然我國並不缺銀,每年就是都用白銀支付也能支付的起,但是皇國必須要有充足的白銀用做發展,不然銀根短缺會不利於國家發展,沒有錢如何能武裝軍隊。
同時卑下還計劃從明國採購他們的武器,明國肯定不會把最先進的武器賣給我們,可是就算是差一些的武器也比我國使用的武器先進,透過採購回來的武器,召集能夠巧匠,發展我國的武器裝備。”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