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倭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瞻基暗暗心驚,自己剛剛還在想侯顯這樣的年齡應該與鄭和一樣退居二線,掌總就行,不該再讓侯顯這麼大年齡還再為大明的海權奔波於海上。
沒想到侯顯病危的訊息就傳了回來,朱瞻基立刻下達旨意,八百里加急傳旨,讓侯顯返回天津大沽港,同時傳旨醫療衛生部,派出最好的醫療團隊去給侯顯治療。
其實朱瞻基也知道這不過自我安慰而已,各個艦隊都有自己的軍醫,若是普通病症,軍醫早就治好了,能夠八百里加急通知皇帝病危的訊息,基本上就已經病入膏肓,已經無力迴天。
果然醫療隊還沒有趕到天津,第二封八百里加急又送到了京城,侯顯病逝在海軍東洋艦隊的任上,一代宦官大佬、外交名臣就此落幕。
朱瞻基非常難過,從自己登基以來,永樂時代的老臣已經一個接一個的相繼離去,如今還能活躍在朝廷上的老臣只剩下了楊士奇、楊溥、胡瀠等兩個手指都能數的過來的老人。
隨著楊士奇、楊溥退下內閣進入元老院,其實已經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侯顯是藏人,與鄭和等人已經都是戰爭中被閹割的幼童,在甘肅的老家還有一些親人。
朱瞻基下旨由皇帝內帑出錢撫卹侯顯親人,並且下旨其家族中挑選一位年輕人進入大明皇家軍官學堂學習,這算是皇帝動用特權的行為。
侯顯去世之後,東洋艦隊的提督暫時交由王瑾署理,吳誠副之。什麼時候去掉署理二字,就看他能不能將東洋艦隊帶好。
王瑾在接到任命的旨意之後,便跟隨傳旨的太監返回京城,他知道皇帝把東洋艦隊這麼重要的職位交給他這個從來沒有獨立指揮過海軍的人,肯定要有一些訓導和要求。
王瑾可不敢與那些戰功赫赫的老太監相比,規規矩矩的給皇帝行禮:“奴婢王瑾叩見皇爺,皇爺龍體安康!”
“你起來吧!如今你也算是一方帶兵的大將,要有陽剛之氣,不要學宮裡的內侍,盡顯陰柔之態。”
“奴婢謝皇爺恩典!”
“算起來你也在海軍待了五年時間了,說說你對海軍的看法。”
“是!皇爺。”王瑾抬頭望了一眼皇帝繼續說道:“奴婢在海軍待得越久,看到海軍每年為大明帶回越來越多的額財富,奴婢就越是惶恐。”
“這是為何?”
“我大明能夠看到的財富,難道別的國家看不到嗎?那些國家會眼睜睜的看著財富全部都流進大明的口袋裡嗎?
這些警醒起來的國家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與我們的貿易,若是我們看不到這一點,完全依賴海外貿易,有一天當外國不再與我們進行交易,那我大明立刻就會倒閉大量的工廠作坊,造成大量的失業人口。
這些失業人口就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問題,若是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將大明的經濟拖垮。不同於一盤散沙的農民,他們在工廠中都是經歷過有組織的勞動,是最優秀的兵源。
一旦有野心家登高一呼,頃刻間就會拉起足夠與朝廷對抗的軍隊,鄭公公當年有句話說的非常對,財富來自海上,危險亦來自海上。”
朱瞻基對王瑾的回答非常滿意,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就說明他是真的在思考,認真的研究了海外的情況。
這個時代大明在海外並無強敵,東洋艦隊更是沒有對手,就算是倭國也不能對大明造成任何的傷害,不過近些人的倭寇對大明沿海的騷擾劫掠已經讓大明非常的不滿,只不過這些年沒有精力對付他們。
現在西洋艦隊已經對西夷之地實現了初步的控制,至少兩個航海先驅被西洋艦隊按在了西夷之地,不可能向西航行發現新大陸。
後發國家尼德蘭、英吉利、法蘭西暫時還沒有將目光投向海外,大明也不會去刺激他們,大明在西夷的活動範圍就在伊比利亞半島,寧願將利益半數讓給卡葡兩國,也不主動與那些國家進行交往聯絡。
卡葡兩國為了自身利益自然也會極力隱瞞貨物的來源,在被卡葡兩國持續抽血之後,整個西夷之地只會越來越窮,淪為卡葡兩國的經濟殖民地。
等到他們醒悟過來的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說不定大明的勢力已經遍佈整個新大陸,大明也不會謀求對新大陸的統治,只要向印第安人提供科技產品,將他們武裝起來。印第安人自己就能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來自西夷的入侵者。
朱瞻基命人掛起一副東洋地圖,當然地圖上只能顯示到勘察加半島,再往東的地區就變成了一片空白。
這些空白的地區都被標註為未知地區,朱瞻基指著地圖問王瑾:“知道這幅地圖再往東是什麼地方嗎?”
王瑾指著地圖回答道:“回皇爺,我東洋艦隊最遠沿著蝦夷地向北走到這裡,這裡氣候苦寒,一年四季都覆蓋著冰雪,兄弟們都認為這已經到了世界的盡頭,就沒有再向前走。”
“你們不覺得還應該繼續向前探索嗎?朕給你佈置一個任務,東洋艦隊未來十年時間由蝦夷地出發,沿著這些破碎的海島邊緣,一路向東探索,尋找一下從這裡向東會有什麼樣的新發現。”
“是!奴婢回去之後,親自帶隊去探索。”
“在探索之前,你們先要完成征服倭國的任務,這個如同蒼蠅一般的國家這些年沒少噁心我們,別的不說,單單是倭寇就困擾了我們多少年,直到這幾年海軍漸漸強大,沿海的倭寇才漸漸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