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新興行業的興起,肯定會帶來舊的行業的衰亡,因為這條公路的興起,原本一些挑夫行業漸漸沒落,人們運輸東西更願意用裝載量大的四輪馬車,就是客運也開始流行使用四輪馬車。

普通百姓出門到不是特別遠的地方都是搭乘錦衣衛麾下的客運馬車,這些馬車車伕都是錦衣衛的外圍人員。這些車伕會把每天聽到一些重要資訊整理出來彙報給上級,經過篩選後一層層彙報,最後到達皇帝的書案上。

要說砂石公路對大明士紳百姓雖然震撼,但是並不難理解。他們知道只要肯砸銀子,這樣的路修建起來並不難。

可是京城到天津的鐵軌路卻顛覆了老百姓的認知,這條由皇帝私人投資建設的鐵軌路從剛開始修建就引起官紳百姓的關注。

尤其是老百姓看到好好的鋼鐵就這麼一根根的鋪在地上,任由風吹日曬,就在心裡暗罵敗家子行為。

更有甚者,還想著在夜晚趁著無人看管的時候將鐵軌偷走賣錢。卻無一例外被護路隊抓住,直接關進大牢,經過審判之後便送進了勞改隊。

大明朝現在除了殺人償命之外,已經很少判處罪犯死刑,人活著才有價值,死了那就成了一堆爛肉。

在當今皇帝登基的這十四年的時間裡,老百姓們發現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普通百姓已經不在為吃不飽飯而發愁。

只要肯下力氣幹活,就能掙到養家餬口的錢,除了西南十萬大山和西北乾旱風沙之地,大明百姓已經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雖然說總體來說大明百姓還是非常的貧困,生活只能維持一個溫飽的水平,甚至不敢生病,不敢看病,得了病就只能拿命扛著,可是他們卻實實在在的感覺到了生活的變化。

他們的孩子都能送進免費的學堂裡讀書,如果有出息,成績優秀還能被選進縣城裡的中學堂繼續讀書。

只要從中學堂出來的學生直接就能做官吃皇糧,這一點對於老百姓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誰不希望自己家出個大官人,從此改換門庭,魚躍龍門。

以前那是讀不起書,沒有辦法,現在朝廷花錢免費讓娃娃們讀書,哪裡有不願意讓娃娃讀書的。樸實的百姓對教師那是無比的尊敬,在他們眼中教師那就是有大學問的先生,一旦哪個孩子在學堂犯了錯誤被先生打了手板,回到家中還得被父母再打一頓,並且會揪著自家娃娃的耳朵到先生家中賠禮道歉。

鐵軌路可比砂石公路難修建多了,別的不說就是一個水平問題就要比公路的要求高的多,在水平儀還沒有發明的大明朝,工匠們只能用木頭做出一個有水平刻度的木槽用來測量水平度。

這樣的測量並不能做到精準,誤差很大,常常會因為誤差太大而造成兩端鐵軌安裝後無法保證在同一水平高度,只能拆掉之後重新返工。

這樣一條三百多里的鐵軌路足足修了五年才勉強修完,質量那更是慘不忍睹,無論是兩根鐵軌間的水平度,還是間隙度放在後世一個豆腐渣工程都不敢這麼幹。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條鐵軌路,在安裝上皇家研究院專門為鐵軌路設計的鐵軌車之後,兩匹馬拖著五六節比四輪馬車載重還多的鐵軌車輕輕鬆鬆就拉著走了起來。

在鐵軌路全線貫通的剪彩儀式上,皇帝親自為鐵軌路竣工剪綵,並且表彰了負責修建這條鐵軌路的工程技術人員。

當官員們看到五六節裝滿貨物的鐵軌車在兩匹馬的拉動下越走越快,甚至可以奔跑起來,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他們沒有想到兩匹馬一次竟然能夠拉動這麼多的貨物,看樣子兩匹馬拉的一點兒都不費勁。似乎還可以繼續增載入重,交通部尚書吳中看著離看臺越來越遠的鐵軌車若有所思,按理說著鐵軌路也是交通的一種,也不知道皇帝能不能讓他參與管理。

吳中湊到負責修建這條鐵軌路的總負責人工業部尚書胡元澄跟前低聲問道:“這鐵軌車跑起來容易,停下來難,若是遇到緊急情況,你們怎麼快速停下來?”

“這個老夫也不太清楚,老夫只負責修路,鐵軌路上使用的車輛都是皇家研究院所研究的。”

吳中臉皮厚,嘿嘿笑道:“我說老胡,你這就不地道了,這皇家研究院不是令公子負責的嗎?你會不知道?”

“吳大人,這鐵軌車可是高度機密,你確定想知道嗎?”

吳中撇撇嘴:“不願意說那就不說了,拿什麼機密當藉口。”

胡元澄瞪了他一眼說道:“吳大人,這真的不是跟你開玩笑,陛下下過死命令與鐵軌車的技術斜洩露出去,格殺勿論。”

吳中嚇得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問,將頭看向正在望向遠方鐵軌車的皇帝,皇帝手搭涼棚望著遠去的鐵軌車,問身邊的黎叔林:“測試的制動距離是多遠,遇到突發情況能否緊急制動?”

“回陛下!鐵軌車採用手腳兩種制動裝置,緊急情況下采用手腳並用的制動方式能夠在十步之內停下來。”

皇帝想了想說道:“按理說十步的制動距離已經夠了,不過我們現在只是連線了五節車廂,若是繼續增加車廂的話制動距離肯定加大,你們對制動裝置的研究不能停滯不前,還要繼續研究。”

“陛下聖明!蒸汽車頭的也已經在研究當中,只要蒸汽車頭能夠研究成功,大明從此就不再受距離之苦。”

“叔林說的不錯,不過想要將蒸汽機用用鐵軌車的動力裝置,首先要解決的是蒸汽機的小型化,其次是蒸汽機的動力,最後就是蒸汽車頭如何運轉,你認為最難的是哪一步?”

“回陛下!最難的是小型化,因為只要小型化,動力就會不足,如何能夠做到小型化還能保證足夠的動力是最大的難題。”

“慢慢來,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我們還有很多時間。”

“陛下!皇家科學院每年在蒸汽機的研究上耗費至少二十萬兩銀幣,到現在還是無法拿出一個真正能夠實用的型號,臣愧對陛下的信任。”

“叔林!你說錯了,其實你們的蒸汽機現在已經能夠使用,不過能耗太高,朕不想過早的投入市場,既然朕知道還能做到更好,就沒必要這麼快將這種太耗煤炭的機器投放到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