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第二次羊毛戰爭(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完皇帝的話,王景弘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皇帝這是要奪自己的兵權嗎?他有些委屈,不甘心的跪地磕頭道:“陛下!臣有罪請陛下懲罰,您哪怕讓臣去戰艦上做個小兵擦甲板也行,不能讓臣閒置啊!”
朱瞻基知道王景弘這樣久在軍隊帶兵之人,一旦被調離軍隊心中肯定會極其失落,甚至會覺得皇帝對他產生了懷疑,要將他閒置。
不過這個過程是必須要經歷的,各個軍隊的主官必須呀定期互調,不然一個人久在一支軍隊,對軍隊與將軍都不是好事。
對於王景弘的失落,朱瞻基還是耐心的給他做了解釋。雖然說宦官是皇帝家奴,任用去留都是皇帝一句話的事,但是朱瞻基卻知道他們是大明最頂尖的人才,無論是學識還是見識都是大明最頂尖的存在。
“景弘!讓你離開艦隊不是要冷藏你,而是要你扛起大梁,大明海軍不能沒有傳承,你們是我大明第一代的海軍將領,你們終有老去的那一天,你們的學識,你們的作戰經驗該怎麼傳承?”
“這······陛下是說要臣等將這些經驗傳承下去?”
“不但要傳承下去,而且還要著書立說,讓我大明的普通百姓也能明白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大明百姓需要你們這些先行者給他們開拓眼界,這個世界除了我大明之外還有很多不一樣的文明。”
“陛下!臣不過是個宦官,承蒙先帝與您不棄,讓臣掌管海軍,帶領艦隊在大洋上揚我大明的國威,可是臣哪裡敢想什麼著書立說之事。”
“哈!哈!哈!”朱瞻基哈哈大笑,一臉的狂傲之色。
王景弘被皇帝突然的大笑弄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解地問:“陛下何故發笑?”
“景弘!朕告訴你,如今這天下已經變了,以後不會是讀書人一家之言的天下,不但讀書人能著書立說,工匠也能著書立說、農民也能著書立說、商人也能著書立說、你們內臣怎麼就不能著書立說了?
你可能還不知道,新政調整之後,朕讓阮安做了一部尚書!”
“阮安那小子竟然當了尚書,不過那小子比我們強多了,是真有才。”
“景弘!朕把海軍的未來人才培養大計都交到了你的手上,若是大明海軍最後沒有培養出合適的接班人,你可就辜負了朕的期望。”
“陛下!臣怎敢辜負陛下信任,定會為陛下建好這海軍軍官學堂,不過陛下,定海也有一所海學堂啊!”
“定海的學堂培養的是普通計程車官,而你所建的學堂是培養我大明的高階軍官,所有挑選的學員全是大明基層優秀的軍官。
兩個學堂高低搭配,所有的普通士兵都有機會進入定海基層軍官學堂,所有基層的軍官只要有能力就能有晉升的空間。
只有軍人有上升空間,軍人才能奮勇殺敵,立戰功於邊疆。國家若是連為國征戰的將士都不能善待,有需要軍人賣命的時候還能指望軍人能夠賣命嗎?”
“陛下體恤士卒之心,臣深感佩服,臣代海軍將士感謝陛下的一片仁心!”
“你不必感謝朕,朕和天下萬民百姓都應該感謝軍人才是,是軍人守護了大明的太平安康。海軍更是大明的一把利劍,掃除海上一切敢於挑釁大明的敵人。”
“陛下!臣明白了,無論有多大的困難。臣也一定會將這海軍軍官學堂辦好,讓大明這把海軍之劍越來越鋒銳。”
“朕就是看中你這份敢於迎難而上的精神,景弘久在海軍自然知道這海軍可不比陸軍,在陸軍一個農夫發一把刀就能在戰場上充數,打過幾場仗能活下來就成了精銳。
在海軍卻不是如此,想要當好一名海軍,首先不能暈船,若是暈船什麼樣的本事都使不出來,其次要會水,茫茫大海上一旦從船上落水,在救援的兄弟趕來之前,得保證自己不被淹死。
滿足這兩條只能算是能夠入選海軍,可是上了船之後,真正要學的東西才剛剛開始。從升帆降帆到調整風帆的角度,都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學會的。
更何況還要學會看洋流、風向、水文、海圖,更要懂得海上定位,遇到風浪如何操控船隻才能不被風浪掀翻。
這些要學的東西這麼多,我們以後不能再憑藉經驗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而是需要將這些經驗、學問都總結出來,形成文字,讓後來者只要透過文字便能很快學會這些知識。
這就是朕希望你們這些高階將領都能著書立說的原因,你們知不知道你們最寶貴的不是打了多少次勝仗,而是在海軍這麼多年所總結出的經驗和技術。”
這下王景弘徹底明白了皇帝的用意,皇帝這哪是不信任他呀,分明是對他期望太高,因為在皇帝陛下的心裡,傳承要比戰場上的得失更加重要。
王景弘鄭重的向皇帝深施一禮道:“陛下!敢問這學堂要建在哪裡,海軍學堂不同於陸軍,需要建在有海有港的地方。”
“地方朕已經為你們選好,就在膠州,原有的靈山衛已經遷往南洋,朕將空出來的土地全部劃歸海軍,整個膠州海灣都將是海軍軍官學堂的附屬地。”
膠州灣這個地方王景弘是去過的,那裡確實是一個天然的良港,皇帝的眼光還真是夠準的,不知道的還以為皇帝親自去考察過這地方。
領受了命令之後,王景弘便在啟程前往定海,同行的還有病已經好了一些的鄭和,鄭和將坐鎮定海掌控整個本土艦隊。掌管北至黃河入海口,南至廣州的海岸安全,同時還要負責與舊港以東的各個藩屬國之間的貿易。
王景弘則要在定海等待洪保從南洋回來,海軍四巨頭將要在定海進行權力交接。與此同時王景弘還要在整個海軍中抽調最優秀的海軍將領組建海軍軍官學堂,這些軍官將是軍官學堂的第一批老師。
他們雖然文化基礎並不紮實,但是實戰經驗豐富,對於王景弘的教材編纂能夠提供豐富的經典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