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賑災(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有負責看守物資的將領都是生化士兵。
除了這些之外,朝廷還派遣了錦衣衛,密衛,在四周觀察。一旦發現周邊的異常就立馬彙報。
再加上朝廷的隔三差五的派人下來勘察,大肆宣傳這些物資是用來應對災情的,誰敢動,格殺勿論。
這就導致了雖然有很多人都惦記著,但是沒有人敢動歪心思。
畢竟現在的皇帝可是真的敢殺人。
這次軍隊出動之所以這麼快,除了朱由檢的命令之外,還得益於朱由檢辛辛苦苦建立的飛鴿傳訊體系。
飛鴿傳訊體系,雖然遠不如後世的電話,手機,一秒鐘訊號能跑半個地球,但是那也要比現在800里加急快的多。
藉助於飛鴿傳訊體系,大大的加速了大明的資訊傳遞效率。
使得朱由檢對地方的變化,瞭解的更多,更快,更全面。
朱由檢,屢次讓那些官員吃虧,飛鴿傳訊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可以說,沒有飛鴿傳訊,朱由檢手下的密衛和錦衣衛實力再強,也不可能,是不是給百官挖一個坑。
因為這次災情。說白了就是因為人禍,導致的黃河決堤。災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重。
再加上,現在又不是冬天,官府和百姓手裡還是有點存糧的、
所謂開封衛。前鋒2000人,此行,只攜帶了500石的糧草。
更多的物資則是充當消毒作用的白石灰。
在加上,這幾年,朝廷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重新修築了官道。
所以就在大軍的速度很快,只花了1天的時間就抵達了災區。
抵達災區之後,開封衛,就直接接過了災區的賑災事情。
畢竟內地的很多衛所,常年不可能遭遇戰事,如果把他們一起訓練成單純的戰兵的話,朝廷的支出太大。
所以朱由檢,把這些衛所兵當成了,萬能兵。
這些衛所,平時除了保留100500名真正的戰兵之外,
其餘計程車兵除了,平時的戰鬥訓練之外,還需要兼顧種田,修路,浦橋,賑災等訓練。
那些衛所軍官,平時也都會學習,一下如何賑災。
可以說,對於救災的事情,大明軍隊比地方官員熟。
很快在軍隊的指揮下,那些早已準備徵召好的當地第二批青壯,在軍隊。衙役的協助下,向著白石灰,和鐵鍬鋤頭等工具向著再去進發。
“陛下有令,蘭考受災,所有災民免稅2年。救災期間,如果誰敢藐視王法,十倍處之。
所有糧店,油店,鹽店,只要有貨,不得故意不售賣。
售賣價格漲價幅度不得超過1成。違令者以叛國罪論處。”
人性是一種奇怪的東西。
正常來說,受了災,大家該一起努力度過難關。爭取早日恢復。
期間有些人出力比較大,賺點錢倒是無所謂。
但是總有些人,想要藉機發國難財。甚至為了錢財,把原本的3分天災。變成十分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