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所見所聞(第3/3頁)
章節報錯
財富是需要力量來守護的。
20枚銅板,還不足以引起別人的貪心。
如果給的太多的話,那就是害他們了。
“謝謝公子,謝謝公子.扭扭,快給公子磕頭。”
“起來吧,稍後我會把這件事奏稟陛下的,陛下是個好皇帝,過斷時間你們再去養濟院看看,我相信到那時養濟院應該可以給你們提供一個家的。”
“謝謝公子。”
“好了,你去結賬吧。再給這位大姐打包2籠包子。”朱由檢指著一旁的禁衛道。
結賬的人並不多隻有寥寥兩三人,雖然京城是的大明的首都,但是大家的收入並不高。
能在外面買的起早餐的畢竟是少數。
半盞茶之後(78分鐘),那名禁衛總算結完賬回來了。
“怎麼回事,為什麼花費了這麼長的時間?”
“公子,是因為我們用的是朝廷新出的錢,所以耽擱了點時間。”
“什麼情況,朝廷的錢怎麼了?”
朱由檢問道。
貨幣對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現在的大明,貨幣種類繁多。
就拿銅幣,而來,除了自己登基之後,新發的崇禎通寶。
還有天啟年間發行的天啟通寶。
泰昌年間的泰昌通寶,萬曆年間的萬曆通寶。
甚至,明初的大中通寶和永樂通寶還在流通。
僅僅大明官方發行的銅幣就不下數十種,再加上民間私發的,大明的銅幣用5花八門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貨幣種類多了,自然會衍生出一堆問題,因為含銅量的問題,導致了各種貨幣之間的不對等。
現在大明商業不是很發達,交易量少,最多就是耽誤一些百姓一點時間,但是未來要是經濟發達了,貨幣問題可就嚴重了。
登基之處,朱由檢也想過禁止民間私鑄貨幣,同時強行用新發的崇禎通寶替換的其他的貨幣。
但是當時大明內憂外患,東北之地,建奴虎視眈眈。
長城周邊,蒙古人也也恨不得咬上大明一口。
貴州等地,叛亂未平。
陝西等地,災慌四起。
朱由檢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埋藏在心裡。等待將來有一天,大明解決了外患,在處理內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