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嘆的是,他就是做個書商竟也做到了頭名!不光秣陵府中十有八成的話本戲本、經書講義都出自他家,就連錢塘府那些個有名的書肆也出售他家編梓的書,也不知這許多年裡積累下多少田產鋪面、金銀財寶。
“那範適培相公今年十七歲,雖然在課業上並不如鐘相公和元相公,但他異常刻苦。閒時就幫著範老爺打理書肆,據說對制書、刻梓等一干事物尤為熟悉,如今也開始做輯訂人了。最想不到的是,範相公竟是鐘相公的學生!只是不知箇中原委。”
“再說那成相公,他家本是行伍出身,成老伯爺中過武狀元,又在靖難時立下大功,這才得了個世襲的伯爵。到了成相公一代卻突然發憤讀書,說是皇家雖給了極大的恩賞,將來卻不願做只會拳腳功夫,但不懂行軍打仗的閒散伯爺。
“成老伯爺聽了直誇成相公有志氣,便送他來了書院。成相公日日習武又能耐得住性子讀書,去年剛中了秀才,也不過十二歲。雖算不上天資過人,但也難能可貴了。”
樓萬承聽得入神,感慨道:“萬萬不知這書院中竟有如此傳說般的人物,有極好的家世門第,又能潛心求學,真是讓學生汗顏!汗顏!自愧弗如啊!”
“樓施主太過自謙!這四位確實是難得的人物,但這城中也並非人人都是如此。”
“想必樓老爺應該聽說了,那些沒有舉人功名的學子,須參加書院每個月的入院小考,透過了方可在此讀書。”
“小考這事我倒是也聽說了一二,據傳不僅僅只考經書要典、策論時議,還考過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正是!徐山人長特別看重學子們的人品、特性,覺得品格不佳者就算入朝為官,也容易為謀私利而誤了朝中大事。所以不僅是入院小考,還有入院後每三月一次的堂測也會考這些題目!”
“看來徐山長是想為朝廷教授學識和品格兼備之人,真是有遠見卓識啊!”
“誰說不是呢!去年城裡有個叫的張士俊的富商,想把他那頑劣不堪的獨子張遜送進書院。那張公子入院考當天規規矩矩地來了,不成想一落筆竟是個白丁,還暴露了粗鄙的性子!”
樓萬承聽得入神,忙問:“他都答了些什麼?”
竹枝笑道:“那時策的捲上問道‘與虎謀皮,可否?’他答‘可,老虎皮子好,多謀幾張,時穿時新’;而考教品格的卷子上只一道題,‘何為良友’,他答‘吃耍玩樂,同享美色’,把批卷的教習氣個半死,直說這麼多年來,月月都有小考,卻從來沒見過像他這樣的秀才。”
樓萬承忍俊不禁。竹枝嘆道:
“真不知道他這個秀才是怎麼得的!如今他老子給請了先生在家教習,但還是每三月便逼這位張公子來考一次,這不兩個月前又考了一回,都成整個秣陵的笑話了!若是不考教品格就把這樣的人放進來讀書,早晚會毀了咱們榆陵書院的名聲!”
樓萬承感慨不已,想不到秣陵城裡還有這樣富貴加身卻鄙陋粗俗的人物。
閒話一回,竹枝便帶著樓萬承去登名入冊,領了些紙筆硯墨,分了間甲子號廂房,又認了認去學堂和書館的路,忙活到哺食時分才略得一歇。
是夜,竹枝的話一直在樓萬承的心中反反覆覆。
望著窗外的溶溶月色,他有些羨慕。
他想,也不知這一城的皇親國戚、勳貴大臣都有著怎樣波瀾壯闊的人生,而自己是否也能像他們那樣功名加身,榮光與共,在史冊上添上幾筆華美之色,留名千古。
次日是入學的日子,樓萬承起了個大早,用過朝食後,便往學堂走去。
才一入內,堂內突然一片安靜。
他忙作了一揖,道:“諸位同門安好,侍生樓萬承,字柱林,豫章人士,今日起與諸位同在學堂讀書。初來乍到,萬望關照!”
話音剛落,便有一人上前。
只見那人身著荼白道袍卻難掩貴氣,眉目如畫又滿面含笑,手握摺扇回了一揖,道:
“柱林兄萬安,侍生鍾開儀,字知守,秣陵人士。從今日起咱們便是同學了,還望柱林兄多多關懷!”
樓萬承趕著回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