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三面合圍(第2/2頁)
章節報錯
黃巾經過鉅野兩次交戰,士卒中有眾多傷員,又有不少老人孩子,行軍速度非常緩慢。
當渠帥高陽知道劉達率兵出城追來時,想要讓大家行軍快點,可是任他怎麼催促都沒用,仍然一日僅能行進二十餘里。
有營帥建議扔下那些傷員和老人小孩,說是漢軍領兵之人劉達頗有仁心,不會殺掉他們。
高陽想都不想就拒絕了:“不可,不管是傷者亦或老幼,我帶他們出來,就絕不會丟下他們。漢軍若是追來,大不了拼死一戰。”
負責斷後的周尋得到訊息,劉達親率兩萬人馬追來,想再伏兵以待已不可能,而黃巾大軍行進速度又實在緩慢。
他只能嚴令自己所率士卒保持行軍嚴整,一點都不顯露慌亂,想要給漢軍一種自己無懼的感覺,讓他們有所忌憚,不敢追及。
周尋的目的達到了,劉達率兵出城之後,行軍速度幾乎和黃巾一樣,一日僅行二十餘里。
當然,他不是懼怕斷後的周尋,而是為了等待王朗將軍和劉使君。
因為劉岱派人來報,說是自己正從昌邑率領兩千人馬前來,要與大軍一起把黃巾趕出兗州。
五日之後,劉達率軍行至距壽張縣南五十里處安營,劉岱和王朗也率兵來到,此時高陽率領的黃巾已到壽張縣。
“哈哈哈……文弘,不愧是吾兒,果然不負我之所望,把南下的黃巾趕回了東平。如今又有曹東郡和鮑濟北兩軍合圍,黃巾已經無路可逃。只是吾亦不忍將他們屠戮,你看,派人去向他們勸降如何?”
劉岱見到劉達非常高興,不住口的誇讚,同時也是在誇自己。
“南下的黃巾雖然遭敗,只是留在東平的黃巾未曾兵敗,此時勸降恐怕不會有效,只有把他們擊敗之後,他們無路可走之下才會真正降服。”
東平的黃巾尚有近百萬之眾,現在去勸降,他們怎麼可能會降。
劉達的意思,現在有了王朗和劉岱帶來的兵馬,合起來有三萬多人,只要揮軍向前進逼,黃巾因曾與自己交戰兵敗,對自己心存畏懼而不敢戰,戰則必敗,敗則必會向濟北而走。
濟北鮑信雖有一萬人馬,只是他和曹操不能相比,曹操麾下有眾多謀士勇將,鮑信手底下比較有能力的于禁又已經借給自己。
這樣一來,黃巾湧向濟北,鮑信頂住急逃拼命的黃巾,很有可能會頂不住,因此戰死也極有可能。
鮑信如果死了,對劉達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首先,曹操會斷了一臂,沒有了鮑信的支援,曹操在兗州的勢力就會大減。
同時,于禁也就不需要再回到鮑信身邊,而留為己用。
劉達目前正是急缺勇將的時候,對人才非常渴望。
劉岱哈哈一笑道:“你說的也對,如何擊敗黃巾,你可有良策?”
“只要去信讓曹東郡和鮑濟北據營堵住黃巾退路,牽制黃巾部分兵力,我們再揮軍而攻,不愁黃巾不敗。”
劉達現在對自己這三萬多漢軍可是信心滿滿,對於擊敗東平的黃巾可謂是輕而易舉。當然,這其中也有曹操和鮑信的功勞,他們兩部人馬最少也能吸引去黃巾十萬兵力。
“不錯,黃巾如今退無可退,必然與我一戰,只要我們一戰得勝,他們必降。”
程昱也對劉達表達了支援。
“好,即依你之議。”
劉岱派人拿著自己親筆寫的書信去告知曹操和鮑信,讓他們堵住黃巾退路,由州軍這邊向黃巾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