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率兵追出城十餘里,即將追及黃巾後軍。

他心裡隱隱覺得不對勁,下令停止前進,等待斥候訊息。

“如何?賊眾行軍是急是緩?是整是亂?”

斥候回來,不待開口,王朗便急問道。

“稟將軍,賊眾後軍行軍不急不亂,且兵數似乎比離開時少了一些。”

“好,再探。”

黃巾急著離開,後軍卻不急行,而且嚴整不亂,看來這斷後之人頗有些治軍之能。而且人數比離開的時候少,可能是埋伏起來了。

想到此處,王朗決定先不追,下令軍隊原地待命,並且派出幾十個探卒沿大道兩側進行搜尋探查。

許久之後,有一探卒奔跑而回,報說前面二三里處有一隊賊眾,三四千人左右,因知道漢軍停止不前,已經上了大道往北去了。

“將軍,還追不追?”

有校尉問道。

黃巾賊眾果然有埋伏,不過自己並未中計,現在埋伏之眾已現身,此時追去或許能有大獲。

但是王朗思慮再三,覺得黃巾後軍統兵之人既然想到埋伏等著自己,那他就可能也預料到,自己會待伏兵現身後再追。

深思熟慮之後,王朗決定:“不追了,回城。”

他是謹慎穩重之人,尤其是黃巾斷後之人頗善用兵,因此不想去冒這個險。

周尋得知王朗止軍不追,心裡微微讚歎:“沒想到漢軍之中有如此多能人,黃天之道難行啊!”

高陽率領黃巾大眾回到鉅野與許德匯合,因在鉅野經此一敗,已經無所作為,便仍由周尋斷後,盡起黃巾大眾向東平而回。

而鉅野城內,東郡和濟北國的探卒回報,說是曹操率領一萬人馬已經越過範縣,向壽張縣行進,在壽張西三十里處安營。

鮑信也率領一萬人馬越過富成縣,向無鹽縣行進,在無鹽北三十里處安營。

“果然如仲德所言,曹東郡並未屯兵範縣,而是向壽張逼近,鮑濟北同時向無鹽逼近,他們是想把留在東平的黃巾往山陽郡趕來啊。”

劉達把眾人請來商議,他居中而坐,巡視著底下眾人。

“嘿嘿……他們沒有料到,南下的黃巾會如此慘敗,而且正往東平逃回。少君,如今曹東郡和鮑濟北堵住黃巾去路,如果我們從後面再緊緊追逼,黃巾必如甕中之鱉,無處可逃了。”滿寵大笑道。

“不錯,可讓王朗將軍率領金鄉一萬兵士,同時來追,黃巾到時突圍無望,必定盡降。”

程昱附和言道。

“前次我讓王朗將軍追襲退走的黃巾,幸好王朗將軍臨機明斷,止軍不追,沒有中敵之伏。現在黃巾退走,山陽得安,使君也該親來鉅野了。”

劉岱說過,等擊退黃巾,他會親自來鉅野,和劉達一起把黃巾趕出兗州。

身為兗州刺史,雖然是他兒子領兵擊退黃巾,不過他也得在將士們面前現身,以安將士之心。

劉達親自率領兩萬漢軍,出了鉅野城,向退走的黃巾追去。

同時派人去讓王朗率兵前來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