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東郡太守之職(第2/2頁)
章節報錯
逢紀驚得反覆確認,現在正要帶兵去打他,怎麼能讓他來當東郡太守呢,這劉少君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把一個敵將擺到自己旁邊,袁紹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劉岱也是驚得半會說不出話,現在才又確認了一遍:“文弘,你是說屯兵在高唐的平原相劉備劉玄德?”
“正是此人,劉備雖然是公孫瓚的屬下,但此人仁義,頗為愛民,而公孫瓚屢屢侵害百姓,其必不願真心為公孫瓚行事。我們先率兵至高唐城下,達兒親去勸說,以東郡相許,此人必離開公孫瓚而歸我兗州,如此袁冀州亦可少一強敵。我聽聞他身邊有兩位勇猛之將,有此人守治東郡,黑山賊必不敢來侵犯。”
其實劉達之前想過要趁此機會強攻高唐搞死劉備,算是為自己除去將來的大敵,因為他知道劉備野心不小,不可能會甘心久居人下。
後來仔細一想,現在除掉劉備對自己並無利益可言。
劉備現在可以說還是微末之身,如果自己對他大加施恩,就算他以後不為自己所用,至少也不會那麼早成為自己的敵人,留著他還能夠牽制袁紹和曹操等人的發展。
而且劉達對於關羽和張飛這兩員猛將,還是非常想要的,搞死劉備,也得不到關張二人。
倒不如現在利用他們,既可以防止袁紹南下,又可以對張邈等人形成威懾,讓張邈不敢輕舉妄動。
以後如果有機會,再把劉備陰死,那關羽張飛就順理成章成為自己的人了。
“他會降嗎?”
劉岱心有疑慮。
“只要曉之以大義,肯定會。”
劉達非常肯定地回道。
劉備歷史上之所以離開公孫瓚,主要也是因為公孫瓚的為人不行,經常縱容部下侵害百姓。
“明使君,劉備任東郡太守萬萬不可。”
逢紀急道,明確表示反對。
“其若願降,為何不可?”
劉達盯著逢紀反問道。
“……”
逢紀一時之間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如果劉備真的降了劉岱,那便是劉岱的人,要任命他為東郡太守,自己還真沒有什麼理由去反對,總不能說劉備太猛,會對袁紹造成威脅吧。
“元圖先生,此事可亦可,不可亦可,你還是趕快回去向袁冀州覆命吧,我相信袁冀州必不會反對。”
劉達已經不是商量的語氣,而是肯定的語氣了。
本來就是,兗州的事情還要他冀州的袁紹來管,就算他袁氏四世五公,家世顯赫,可現在是按實力講話。
之前劉岱殺橋瑁,失去了許多兗州士人之心,現在劉岱已經挽回來了,在兗州的威望已不是從前可比。
袁紹如果是聰明人,就不會為這件事與劉岱產生矛盾。
“明使君……”
逢紀看向了劉岱,希望劉使君能反對劉達的提議。
然而劉岱慢慢想了之後,覺得兒子的提議非常合適,如果真的可以讓劉備降了自己,自己的實力就會更加強大。
他對逢紀點點頭道:“我亦聽聞劉備仁義愛民,其部屬又勇猛善戰,由他任守東郡,正好鎮懾黑山之賊。”
逢紀無奈,只好搖頭告辭。
送走了逢紀,劉達把太史慈和呂虔、吳白、張峻找來,讓他們備好兵馬糧草,準備隨時出發去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