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東郡太守之職(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達以關心青州家鄉人為名,提出讓曹操出任青州刺史,讓人無可懷疑,而且這是讓曹操得利的事情,曹操知道了或許還要感謝劉達一番。
當然,明眼人能看得出來,劉達這是為了父親劉岱能夠真正統治兗州。
旁人可能不知道,可劉達知道曹操是什麼樣的人,這樣的人得了一州之地,以後的發展會越來越強大。
可是讓他佔著東郡之地,劉岱就難以發展,壓著互損不如放飛雙贏。
至於以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畢竟劉岱佔著兗州,比曹操的青州在人和地利上要好很多。
況且現在鮑信已死,把曹操弄走,只剩下陳留的張邈也翻不起浪來。
逢紀一時無語,他聽出了劉達的意圖,也聽出了劉達的威脅之意。
如果袁紹不答應,兗州就不出兵了。
單靠袁紹和曹操,要想趕走平原的田楷等人,也不是不行。
只是如果與兗州交惡,萬一劉岱和公孫瓚連手,南北夾擊,袁紹可就難以抵擋了。
“曹東郡確實有治亂之能,他若任為青州刺史確實是合適人選,此事我回去會與袁冀州言說。只是東郡之地,與黑山相近,黑山賊常有侵襲,山陽太守臧子源頗有威望才能,若以其接任東郡,或許為妥。”
逢紀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覺得當前東郡不可避免的要回到劉岱手中,便提出由臧洪來接手東郡,因為臧洪曾經在袁紹那裡寓居,袁紹可以說是他的舊主。
東郡之地,與冀州魏郡相接,雖然目前袁紹與劉岱沒有衝突,逢紀還是希望有一個能緩和兩方的人來當這個東郡太守。
劉岱明白逢紀的意思,不過他不知道兒子劉達心裡的想法,呵呵一笑道:“子源在山陽甚好,至於東郡,我兗州別駕涼伯方正可適任。”
劉達剛要說話,卻被劉岱搶先說了,不由暗暗搖頭,自己這個父親,眼見東郡即將回到自己手中,便忙著把新任別駕推上去,也不想一想東郡這種地方,面對黑山賊和袁紹,不是誰都能勝任的。
主要還是怪自己之前沒有和他通氣,現在當著逢紀的面,又不好打斷父親的話。
逢紀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涼茂,顯然這是一個熟讀經書的文人儒士,治民可以,止亂只怕不行。
若以此人接掌東郡,應該不會對袁紹造成大威脅:“明使君既言涼別駕適任,那自然是可以適任。”
這是表明態度,同意劉岱的提議,逢紀是代表袁紹而來,代表的也就是袁紹的態度。
本來東郡太守的任命與袁紹無關,但現任東郡太守曹操是袁紹的人,東郡又與冀州相連,關係到袁紹的利益,與他商議一下也是應該。
歷史上曹操當了兗州牧後,袁紹還能讓臧洪來當東郡太守,說明東郡其實算是控制在袁紹手裡的。
見逢紀沒有異議,劉岱笑而舉杯,向其敬飲。
此時劉達看向涼茂,微微搖頭,暗示自己並不同意劉岱的提議,想要反駁,涼茂會意後默默點頭回應。
涼茂是昌邑人,對劉岱父子的所作所為比較清楚,也對這個劉少君比較佩服,既然他提出讓曹操去青州,肯定已經在心裡有了接任東郡合適的人選。而且自己剛剛出任別駕,現在就升任太守,似乎也太快了。
“聽聞黑山賊勇悍無比,非猛將難以抵敵。父親,如今有一人比涼別駕更適任東郡太守之職,還望父親加以考慮。”劉達看向劉岱說道。
劉岱聽了一愣,才知道自己與兒子的想法不一致,可是眼下自己的這些人中,似乎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啊。
雖然太史慈和于禁等人勇猛,只是他們還遠遠不夠資格任為一郡太守之職。
他想不出是誰,問道:“何人?”
逢紀也疑慮地看著劉達,看來此子遠勝其父啊!
“父親可知平原相劉備?”
此話一出,劉岱以為自己聽錯了,又再問一次:“何人?”
“平原相劉備。”
劉達複述了一遍。
“劉備?你是說公孫瓚麾下的劉備?他怎麼能當東郡太守?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