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劉達的意思,主要是讓這些有才的歷史名人混一下資歷,以後方便重用。

王彧遷任東平相,別駕之職便空了出來,劉達提議父親闢昌邑人涼茂涼伯方為別駕。

劉岱也是久聞涼茂之名,欣然應允,涼茂也因劉使君平了黃巾之亂,對劉氏父子心有所慕,答應出任別駕。

秋風已冷,如今已是初平三年九月初,劉達常至軍中,與將士們相處。

無論是太史慈率領的青州軍,還是王朗和吳白張峻率領的兗州軍,士卒們可能難以見到鎮東將軍,但這個揚威中郎將卻是常見。

劉達常與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吃火鍋,也常有賞賜,因此兩軍上下都念著劉揚威中郎將的恩。

如今的天下形勢,長安朝廷中,李傕遷任車騎將軍後又領司隸校尉,與後將軍郭汜,衛將軍樊稠共秉朝政,右將軍張濟領兵出屯弘農,四人皆為列侯。

賈詡任為左馮翊,李傕等人慾封他為列侯,賈詡固辭不受。

袁術自從袁紹派周昕奪取豫州,被孫堅打跑,後來又因議立劉虞為帝而袁術反對,袁氏兄弟二人從此相互仇視。

又因袁紹與公孫瓚相爭,袁術便與公孫瓚連結,一起對付袁紹。

公孫瓚自從初平二年末在勃海擊敗三十萬黃巾,兵威大震,志得意滿,自行署置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劉備為平原相。

初平三年初的時候與袁紹在界橋大戰,被曲義打敗退回幽州。

爾後袁紹派遣將領崔鉅業率領數萬人馬圍攻幽州故安不下,退走的時候被公孫瓚追擊,斬首七八千人,公孫瓚乘勝南下攻佔到平原。

此時呢,公孫瓚署置的青州刺史田楷和兗州刺史單經,還有平原相劉備都屯兵在平原境內,又招來徐州刺史陶謙領兵屯於東郡發乾,對袁紹形成合圍之勢。

北邊的公孫瓚,東邊的劉備等人,再加上西邊的黑山賊,袁紹三面受敵,兵力難以同時應對,此刻正派了賓客謀士逢紀逢元圖南下,欲連結劉岱一起擊走屯在平原的公孫瓚軍。

逢紀從鄴城出發,先到東郡的東武陽見曹操。

而在此之前,曹操從壽張退兵回東郡後,屢次探聽到劉達擊敗黃巾的訊息,本來假裝頭疼的他,竟真的頭疼不已。

尤其是知道劉達憑三萬人大敗黃巾十五萬的時候,更是讓他大為震驚。

“憑劉公山之能,絕無可能擊敗如此多的賊人,其子劉文弘,不想竟有如此才能,悔當初不聽文若與志才之言啊。若是我趁著劉兗州與黃巾大戰之時,率兵圍擊賊人,必不能讓劉兗州獨自佔功。”

之後又聽說濟北相鮑信戰死,更是涕淚俱下:“是我害了鮑君啊,若彼時我與鮑濟北同時進兵擊賊,何至於此啊。”

不過悔恨也沒用,現在劉岱更是被朝廷拜為兗州牧和鎮東將軍,鮑信曾與他說過的規大河以南之地,以待天下之變的策略,恐怕是不可能實現了。

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曹操可以說是煩心不已。

北邊冀州的袁紹和自己所處之地兗州的劉岱,如今都是兵強將勇大佬級別的人物,幽州更是有劉虞和公孫瓚在相爭,他更不可能插得上手。

東邊徐州的陶謙有丹陽兵相助,實力也是非常強大,憑他曹操現在的實力,那是想都不要想。

關中更是亂成一鍋粥,董卓的原部西涼兵更是強悍無比,之前滎陽之戰就讓他深切領受過了。

荊州和揚州太遠,還有幷州這些偏僻之地,並不在曹操的考慮範圍之內。

現在想來,唯有青州和豫州可以想一想了。

豫州的郭貢看起來不那麼強大,不過屯兵南陽的袁術正對豫州虎視眈眈,隨時要再吃下豫州,曹操覺得自己目前也沒實力去爭奪豫州。

青州的焦和軟弱無能,同時還有公孫瓚署置的田楷為青州刺史,倒是可以藉助袁紹的力量去爭一爭。

雖然青州孤懸一隅,但一州之地總比東郡這一郡之地強,況且日後還可以南下徐州,有了徐州就有機會爭奪兗豫中原之地了。

曹操正在思慮,忽有城門卒來報,說是袁紹門客逢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