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大秦的第一次國考(第2/5頁)
章節報錯
所有提供食宿的商家一律免費,只為來自全國計程車子提供服務。
當然,這些費用,全部都由各個郡縣承擔。
夜晚,整個咸陽燈火通明,卻寂靜無聲。
有史以來,第一次科舉取士。
面對這種機會,所有士子都嚴陣以待。
自然沒有後世那種大考之前狂歡的惡習。
即便是走在路上,都能夠看到手中舉著書卷臨陣磨槍計程車子們。
這一夜,無數士子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徹夜難眠。
次日,天光剛剛放亮,便有無數士子從咸陽城各個角落,朝考場匯聚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科舉取士的針對性極強,所以考場分散在咸陽各地,主要是各個衙門的大堂。
士子們走在路上,一個個面色嚴峻,絲毫沒有交談的慾望。
因為時間緊迫,這次科舉,其實壓根沒有後世的那些繁文縟節。
整個考試持續兩天。
第一天是文試,分上下兩場。
上午考的是儒法兩家的大佬們出的基礎卷,下午考的則是士子本業的專業內容。
第二天,考驗的則是士子們應對問題的時候的機變能力。
比如說,第二天法家的試卷,主要是給一些具體的案例,讓考生們將自己代入斷案人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最變態的是儒家,各種倫理問題,層出不窮。
趙昆提前看過儒家試卷,被各種條條框框,搞得頭昏腦漲。
有一說一,趙昆雖然被稱作生而知之,學貫古今。
但是對於儒家的那一套,至今都沒有過深入瞭解。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儒家的學問,對於朝堂的穩固來說,極其有用。
起碼目前來看,對於學童的教育,選儒家是最合適的。
很快,士子們在維持秩序的小吏的監管下,有序進入考場。
符合條件的數萬士子,同時考試,居然沒有查出一例夾帶等事。
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時期人們極為樸實,士子們的花花腸子還沒有那麼多。
最重要的是,這畢竟是第一次科舉,沒有陳例,就算有心作弊,也無處下手。
士子們入場,頓時咸陽陷入一片寂靜之中......
此時,不要說是咸陽百姓,便是整個關中的百姓,都翹首以盼。
如今,義務教育推行全國。
讀書在大秦已經不是一件稀罕事兒,不讀書,才奇怪。
透過考試就能做官,給所有百姓都帶來了極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