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失傳菜式的難度(第3/3頁)
章節報錯
跟楚雲風預想的一樣,即便是有彭越和他們師傅出馬,想要在短時間之內找出更多的失傳菜式還是挺難的。
畢竟很多失傳的菜品那說失傳就失傳了,這就跟非遺是一樣的,沒有人去保護它,那就真的是要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更別說以前的那種老觀念,什麼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傳男不傳女什麼的,讓多少民間藝術和絕技失傳啊!
大家把後廚收拾乾淨了之後,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第二天楚雲風還是跟第一天一樣,白天的時間繼續是忙碌個不停。
這一天萬老他們仍然是幹勁兒知足,都認為楚雲風第一天吃癟了之後應該會要“謙虛”一些,不過看到他彷彿還像是個沒事兒人一樣,所以這眼藥更是沒給他少上。
不過楚雲風也不太在意,繼續汲取著宮廷菜的精華,到了晚上的時候,當彭越他們把失傳的菜品的資料交給楚雲風之後,便看到他頓時沉浸在了其中。
於是大家也都沒有打擾他,開始繼續磨練自己的刀工,而楚雲風也告訴了大家訓練的計劃,後面會給大家集訓雕工。
楚雲風的雕工那絕對是巧奪天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很是期盼雕工集訓時刻的到來。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楚雲風看到這些菜品了之後,心中的震撼之情簡直是無法言喻,這些失傳的菜品雖然不多,但是許多菜品都是相當精緻的。
可以用不凡來形容也不為過,就這麼失傳了的確是非常可惜的。
首當其中的便是粵菜中的江南百花雞,光是聽這個名字就相當的有意境,而彭越也非常有心,還專門標註了這道菜失傳的原因。
成本過高、製作工序太過於複雜等等。
的確,楚雲風在看到了這道菜的大概製作方法之後,也是深有感觸,在這個需要快餐提高速度的年代,這些需要花費極大功夫和時間的菜品,不失傳都不正常。
那麼這道菜到底有多複雜呢?
首先就是考驗的刀工,沒有頂級的刀工首先連食材都處理不好,這需要先將雞肉與雞皮分離,留頭、翅、皮,將蝦膠攤瓤在雞皮內側蒸熟而成。
而這火候據說也是有非常高的要求,火不旺肉質會黴而不爽,時間過久則肉質粗糙。
裝盤的時候雕工的點綴也是非常講究,既然是百花雞,那麼這花卉的雕刻就不會少,少了就沒有這道菜的意境了。
呼~!
楚雲風長呼了口氣,繼續瀏覽著這些失傳的菜品。
太史田雞!
光是聽這道菜的名字,便能夠猜想出這道菜起源於三國時期,的確如此,這道菜源遠流長,只不過製作的具體食材已經是不可考究了。
那麼這復原工作自然也是難度太大,楚雲風看著也是有些撓頭......
杜稱奇火燒!
天津的一道名小吃,傳聞始於1918年,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連京劇大師梅蘭芳來天津時,也慕名派人來買杜稱奇火燒,可見這道小吃的不凡。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創始人杜稱奇去世之後,他的兒子以及徒弟繼續開店,可是漸漸地卻湮滅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
紙包炸雞!
光是看著這個名字便覺得很有意思,讓楚雲風想到了叫花雞的做法,只不過這炸制倒是沒什麼問題,關鍵問題在這個紙張上面。
據說這道菜是民國時期的一道名菜,菜本身不難做,關鍵問題出在這個紙上,這個紙可不是平時用來寫字的紙。
紙必須要用春筍作為原料,採用最原始的蔡倫造紙法制造。
楚雲風看到這裡之後直接想要罵人了,用春筍做“造紙”的原材料,而且還要用蔡倫造紙的古法,這、這這這。
這是要讓廚師先去學會造紙工藝,先開個造紙廠嗎?
所以隨著這個紙張製作的技術消失, 這道菜自然也就失傳了,讓人不得不說太過於遺憾。
不過楚雲風有一種預感,這道菜說不定島國那邊早就已經打聽到了,說不定這紙張都已經復原了出來。
這幫傢伙處心積慮,近百年的準備功夫肯定不是那麼簡單,這讓楚雲風此時才感覺到事情是相當的棘手啊。
他奶奶的,不看不知道,這些幾十年、上百年前的失傳菜品,還真是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特別是繼續看到鐵鍋蛋和青魚禿肺這些菜品之後,楚雲風是真的想要發飆了。
這鐵鍋蛋名字聽起來的確是很簡單,一個雞蛋而已嘛,做起來又有什麼複雜的呢?
是的,雞蛋的製作的確是不復雜,可是這鐵鍋它很複雜啊,迄今為止這種鍋已經沒人會做了,這是要讓自己再去搞一下做鐵鍋的工廠嗎......>記住本站網址,,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