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

這是一道典型的家常味的菜式,在世界各國的中餐廳基本都能夠看到這道菜。

但是對於它的做法來說,國內和國外的差別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地,而且味道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家常菜能夠在高階餐廳裡見到嗎?

似乎這還是第一次吧?

不過從見到它的第一眼,所以人都不會認為這是一道家常菜,因為這擺盤實在是太漂亮了。

餐盤的周邊是用綠色的小花兒做的邊飾,毫無疑問,現在大家都知道應該是分子料理。

而餐盤下面則是晶瑩剔透的米飯,擺成了一個愛心的形狀,上面則是一小堆整齊擺放的麻婆豆腐,就像是一個個士兵一樣接受彩排。

豆腐周圍有一些細小的肉末,吃過的人都會知道這是牛肉末,每一塊豆腐下面都惦著一片蒜苗葉子,如此看來,這算是精心製作和擺盤的麻婆豆腐了。

雖然是精心製作,而且用了不一般的擺盤方式,但是它仍然是麻婆豆腐,最大的特色是少不了的,那就是富含油和鹽。

所以在豆腐的下面能夠看到一小堆紅彤彤的油水,而若隱若現的豆瓣醬已經告訴了大家這道菜是重口味兒的。

特別體貼的是,楚雲風還專門配了一份酸湯在一旁,吃完了之後可以用來解膩。

之前里昂、喬伊和瑪麗是在一品店裡吃過了這道菜,並且是知道它有多麼的好吃,但是將這道菜放在高階菜式中來之後,卻顯得非常格格不入。

首先來說,家常菜的食材非常普遍,而且不同地區的菜式口味兒不太一樣,有的注重鹹,有的注重辣,更是有一些注重酸等等。

如果說入鄉隨俗嘗一嘗這麻婆豆腐的味道,一定愛上它的,特別是用來拌飯,絕對是下飯神器,很多時候都會比平時多吃兩碗飯。

但是高階菜式有著它自己的玩法和圈子,對於米其林來說,少油、少鹽的健康飲食是它一直推崇的標準。

所以這道菜一上來,就讓阿道夫和里昂兩人感覺到有如深淵來臨,而且是專門給自己準備的。

少油、少鹽這兩點一定是無法過關的,這已經是讓兩人非常頭疼了,而且麻婆豆腐裡面還帶有辣椒和花椒......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為什麼會在最後關鍵的時候上來這麼一道菜?

不止是阿道夫和里昂傻眼兒了,就連其餘8名評審員也同樣如此,看著這道紅彤彤,明顯是有辣椒的菜式愣神了。

也不知道該怎麼來品嚐這道菜了,直接吃豆腐?

應該會很辣的吧?

用來拌米飯?

似乎太過於油膩,而且看上去很鹹?

怎麼辦?

黑珍珠那邊可是沒有這個忌諱,像安子房這樣特別會吃的人,忍不住拿過話筒放在自己面前,一邊動手一邊跟大家解說了起來。

“這道選單獨吃風味兒要差了一點兒,最正確的吃法就是用來拌米飯,這很明顯是五常大米,而且煮得非常好,顆粒分明、晶瑩剔透。

拌的時候先將豆腐弄碎了之後再拌勻,特別是牛肉末一定要均衡地拌在每個地方,這樣每一口吃起來都能夠清晰地嚐到牛肉的香味兒。

嗯~!太好吃了,豆腐清香、牛肉酥香、米飯幽香,這樣的味道簡直是神仙一樣的享受,也只有一品能夠做得出來。”

安子房的話得到了大家的掌聲,特別是今晚點高階套餐的客人鼓掌最為熱烈,因為他們確實從中嚐到了跟平時很不一樣的味道。

而且在這裡面,似乎有一些白白的東西吃起來特別的香,但是不知道是什麼?

“這裡面白白的東西應該是腦花兒,更是增添的一種不同尋常的風味兒,也將這道菜跟平時家常菜的做法區別開來。

而且大家發現了沒有,這道菜並沒有家常菜那樣放入過多的紅油、辣椒和花椒,甚至是鹽味兒也是剛剛好,沒有家常菜製作的那樣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