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李老拿起茶杯猛灌了一口才接著說道:“其實開水白菜、竹蓀肝膏湯以及這道銀耳鴿蛋都是上過國宴的菜式。

川菜其實上過國宴的菜式多了去了,只是你們都不知道而已,不過那都是在70年代以前了,那個時候的川菜真是百花齊放,爭相鬥豔。

銀耳鴿蛋的做法其實最關鍵就是煨,紅樓夢不知道你們三人讀沒讀過?

在第四十四回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寫,說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當即受到了賈母等人的熱情款待。

可是呢,王熙鳳和鴛鴦等人盡情地捉弄劉姥姥,先是給了劉姥姥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

接著呢,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

劉姥姥正要誇讚雞蛋小巧,要夾一個,鳳姐兒卻笑著說道:“一兩銀子一個呢,你快嚐嚐罷,那冷了就不好吃了。”

劉姥姥便伸出筷子要夾,可是哪裡夾得起來,滿碗裡鬧了一陣,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到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到了地上。

這連忙放下筷子要親自去撿,早有人在地上撿了出去了。

劉姥姥嘆道:“這一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

這說明了這鴿子蛋的貴重,在封建社會里是公卿王侯之家的席上珍品,而賈母這樣年邁之人,自然是少不了吃鴿子蛋的。

袁枚的《隨園食單》裡面也記載了煨鴿蛋的方法,對它非常的推崇,不過這鴿子每個月才下一對蛋,有的時候還空軍,在那個年代想要獲得確實不容易。”

李老竟然用了一個比較年輕化的詞語“空軍”,讓三人頓時笑了起來,可見他老人家還是有些與時俱進的,沒想到對紅樓夢如此熟悉的李老也會了解年輕人的詞彙。

說著說著,李老發現自己似乎說得有些跑題了,然後輕輕地咳嗽了一聲,讓三個偷偷笑的傢伙趕緊閉上了嘴。

“好了,迴歸正題,這竹蓀你們應該都很熟悉了,這是竹蓀,不是竹筍,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食材。

竹蓀是菌類,竹筍是竹子的嫩芽,這樣說起來的話一般人就能夠很容易分辨出來了。

這竹蓀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蛋白質中氨基酸含量極為豐富,而且它的穀氨酸含量非常高,所以自帶鮮味兒,美味兒異常。

在咱們四川大山之中,這種菌類還是很多的,但是想要採摘到它需要經驗和運氣。

因為它從生長出來到凋謝的時間很快,往往上山的人剛剛有運氣碰到了它,可是它已經處於凋謝之中,這就很鬱悶了。

肝膏的製作一般需要用到的食材有兩種,一種是豬肝,另外一種是雞肝,至於鵝肝能不能用,我沒有研究過。

有興趣的話你們可以試試看,過往的時候鵝肝比較少,所以沒人採用過,也不知道做出來效果如何。

呵呵~!”

話說到這裡,李老笑了笑之後便不再言語了,三人也明白馬上要開始正式製作了,於是都用心盯著擺放在那兒的豬肝,看看這“膏”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李老首先將豬肝放在了菜板上,隨後拿起菜刀直接上手,用刀背開始錘了起來。

捶打的時候,李老會用手拉住已經暴露出來的筋,在將上面的肝臟捶打取盡之後,將這筋給抽了出來。

一邊捶打的過程之中,一邊將所有的筋全部揀去幹淨,直到這豬肝被捶打成細膩的肝蓉才罷休。

看到這裡,楚雲風立刻明白了這是一道分子料理的做法,這在川菜的技法之中非常的常見。

像雞胸肉就是會用這樣的手法來處理,讓它變成另外一種形態,這充分說明了川菜廚師對於食材運用的得心應手。

大蔥和生薑用菜刀大力拍打之後丟進捶打後的豬肝之中,再滴上一點兒料酒便開始用手抓拌和攪拌。

抓拌的時候楚雲風很明顯地發現李老用的手勁兒很大,能夠將大蔥之中的蔥汁兒給充分釋放出來,增大了去腥的效果。

隨後便是李老清洗了手,開始剁起了雞肉蓉和豬肉蓉,這明顯是要進行掃湯,這做道菜既然是一道意境菜,那麼清湯是必不可少的。

店裡的高湯一直都是最傳統的那一種,所以只需要用這兩種肉蓉來掃一遍即可獲得高階清湯。

半小時之後,兩種肉蓉已經處理好了,而這邊去腥的豬肝蓉也已經碼味兒結束,李老用筷子將裡面的大蔥和生薑給夾了出來。

隨後的一步讓楚雲風更是有些意外,本以為下一步應該是將這肝蓉進行再次加工,或蒸或炒才是,可沒想到李老繼續將它放在菜板上捶打起來。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了半個小時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