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師傅搖了搖頭,表情略帶嚴肅地說道:“你別忘了這道菜可是黃敬臨老爺子發明的,他做菜的風格跟其他人可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哦~!

差點兒忘記了,前天我講姑姑筵的時候你不在,楚老弟他們是知道其中的奧妙。

這黃老爺子做菜喜歡用普通的食材,而且能夠將普通的食材做出高階的味道,吃起來根本就不遜於鮑參翅肚。

他偶爾也會烹飪海鮮等珍貴食材,但是按照他的原話來說,那都是一些無法拒絕的客人所點,自己為了生計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這罈子肉就是這些普普通通的食材,卻能夠吃到剛才楚老弟所說的佛跳牆的感覺。”

楚雲風和慕晴兩人點了點頭,對於這一點兒毋庸置疑,姑姑筵的內涵兩人早就領略到了。

楚月也是懵懂地點了點頭,對於姑姑筵的認知太少,所以比較迷茫,對於這普通的食材能夠做出佛跳牆的感覺還是有些不太相信。

“近代川菜有兩位大師,一位是榮樂園的藍光鑑,另外一位是姑姑筵的黃敬臨。

這兩位都是對傳統川菜有著卓越貢獻的人,可謂是近代川菜的奠基人也不為過的。”

楚雲風看到楚月不太理解,所以便給她講解了一下這川菜發展中最關鍵的兩位人物。

“有這麼厲害嗎?我只知道川菜有一道開水白菜很厲害,其它的菜式就不清楚了。”

楚月對於川菜不甚瞭解,所以也就只跟很多大眾一樣,知道川菜有一道開水白菜而已。

楚雲風苦笑了一下,接著說道:“開水白菜就是這黃敬臨發明的,而藍光鑑可謂是近代川菜的開山鼻祖,創造了很多經典菜式。

你說這兩人重不重要,厲不厲害?”

楚雲風這樣一說之後,楚月這才加深了了解,瞬間對這二人崇拜和敬佩了起來。

“其實這道菜也是黃老爺子參照清朝皇宮中滿漢全席的一道菜式改良過來的。

舊時的清宮之中,千叟宴中的一道菜品也叫做罈子肉,但是此罈子肉非彼罈子肉,那陣容可是相當的豪華。

試想一下,宮廷的宴席怎麼可能會只用這些普通的食材呢?

本來我一開始也是不知道的,但是我在京城這麼多年,還是交了不少朋友的,有一次跟朋友在一起吃飯,席間說到了清宮的菜品。

其中便有一位老者談到,他爺爺曾經在清宮參加過千叟宴,回來之後特別對那道罈子肉念念不忘。

很想還有機會再去吃一次,可是宮廷的筵席是那麼容易吃到的嗎?

於是沒辦法了,只好自己找人來試做,可是想要做這道菜還得知道菜的做法才行啊?

於是便託人打聽,從一位清宮御膳房出來的一位幫廚人那裡打聽到了一些細節,這才明白這道菜想要私人制作可沒這麼簡單。

光是食材自己就湊不夠,於是這才熄滅了想要找人制作的念頭。

而那份食材的名單這位老人還記得,雞鴨肉自然是不必說的,除了菌子和筍子之外,最珍貴的食材還有很多。

其中就有鮑魚、海參、魚翅、瑤柱、魚肚、鹿筋、裙邊、駝峰和猩唇等十餘種高階食材,特別是駝峰和猩唇在當時就很珍貴和難尋。

駝峰你可不要以為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駱駝,現在的駱駝是有兩個峰,而古代取的這種駝峰是一種野駝,它只有單峰。

現在能看到單峰的駱駝已經是很稀少了,可以想象得到它的珍貴。

而猩唇很多人一聽到這名字肯定會有一些誤解,認為這是猩猩的嘴唇,其實它是麋鹿臉部的乾製品。

麋鹿在清朝時期,滿語叫做罕達罕,也稱為四不像。

這道菜式裡面用到的猩唇、鹿筋和駝峰是古代烹飪的八珍中的其中之三。

還有五樣是熊掌、猴腦、象拔、豹胎和犀尾。

這猩唇由於味道極美,於是便被古代的權貴給吃到快要絕種了,要知道在歷史上,麋鹿廣泛分佈於華夏大地。

可是到了乾隆年間的時候,曾經遍佈華夏大地的麋鹿在野外已經極為罕見了,再後來,野生麋鹿就從野外漸漸地消失了。

後來也只有皇家狩獵場裡還圈養了幾群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