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粉在川西地區最出名的那便是川北涼粉,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它的醋非常好。

在夏天裡,吃一點醋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這酸酸的口感也有利於開胃。

四川地區的涼粉主要分五種:紅薯涼粉、米涼粉、綠豆涼粉、豌豆涼粉、胡豆涼粉。

胡豆也就是蠶豆,各個地區的叫法不一樣。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豌豆涼粉和米涼粉。

這兩種涼粉做出來的顏色是不一樣的,豌豆涼粉顏色很白,而且非常的嫩,米涼粉的顏色比較深,且要粗糙一些。

豌豆涼粉適合涼拌吃辣味,而米涼粉不僅適合辣味,而且也很適合吃甜味。

甜味就是加上一點兒紅糖水,吃起來也是非常美味的。

由於精力有限,所以楚雲風學習的是製作豌豆涼粉,在蓉城地區也被叫做旋子涼粉。

之所以有這樣的叫法,是因為它做出來的時候是一整坨,需要用到一種叫做“旋子”的工具將它分離出來。

分離出來的涼粉,成為了長長的一條,而且晶瑩剔透,非常漂亮。

製作豌豆涼粉當然是用豌豆粉了,先用清水將它給化開,這裡的比例很重要,一般是1:3的比例。

鍋中加入的水是按照1:4的比例來加入,也就是說,你的豌豆粉1份的話,化開的水用3份,鍋中的水用4份。

鍋中的水加熱到60度左右,倒下化開的豌豆粉水,一邊倒一邊進行攪拌。

小火慢慢地加熱,讓澱粉凝固下來。

這裡需要不停地攪拌,而且速度不能太快,需要均勻地讓它凝固起來。

在過去製作的時候,會加入白礬,白礬的作用是讓涼粉變得更加有韌性,而且顏色更加剔透。

但是楚雲風不需要加這種東西,因為合成過後的豌豆粉,它做出來的涼粉已經是非常有韌性,而且顏色很透明瞭。

當看到鍋中的顏色變得晶瑩剔透的時候,火候就差不多,可以起鍋了。

倒入容器之中讓它進行冷卻,一般是會用我們常見的盆子,這樣做出來的形狀比較好,當把它倒扣過來的時候,旋子比較方便進行取材。

冷卻的時候最好是讓它自然慢慢冷卻,如果想要將它放進冰箱加速的話,等吃的時候就會很容易斷結。

冷卻時間一般在兩小時以上,等完全冷卻凝結了之後,便可以用旋子進行刮制,然後取條放入碗中。

調料其實跟涼麵的調料差不多,有糖、味精、花椒麵、姜水、蒜水、香醋、紅醬油、紅油辣椒和蔥花。

它的味道酸辣,是很多美女在夏天逛街必吃的一道小吃,非常受歡迎。

楚雲風在猜想,自己要是出了這三道小吃,到時候的火爆程度會不會太誇張啊......

最後剩下的便是冰粉了。

關於冰粉,是很多80後滿滿的回憶,那個年代的冰粉,非常的樸素,只有冰粉加上紅糖水和一點點兒的白芝麻。

有的連芝麻都沒有......

有特色的會加上一點兒醪糟,味道更加棒。

有些地方會加上一點兒桂花,特別是在夏天,那冰心涼,透心涼的感覺簡直是不要太“巴適”。

到了90年代之後,冰粉的吃法開始升級,出現了一種叫做“涼蝦”的東西。

涼蝦其實就是大米做出來的東西,將大米浸泡一夜之後打成米漿,後面的製作方法跟涼粉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