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後覺(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然,一旦戰敗,被漢軍趁機奪了布山縣,對戰事局勢會帶來更惡劣後果。
他也唯有扼守著城池,一邊派人入合浦郡、蒼梧郡與臨賀郡示警,一邊令斥候時刻監視著漢軍的動向了。
是的,只是監視。
不管蒼梧郡還是臨賀郡都是後方,江東僅是留著維護治安的郡兵,並沒有出城阻滯漢軍腳步的實力。
抑或者說,他反而期待著漢軍能入臨賀郡。
因為以時間推算,漢軍即使提前一步長驅入臨賀郡了,坐鎮在江陵城的陸遜與西陵峽的步騭亦得到訊息遣兵南來了。
屆時,即使漢軍將臨賀郡攻佔了,亦無改成為甕中之鱉的結局。
至於才剛剛從叛亂中安定下來的臨賀郡,覆被戰火侵擾、再次成為焦土嘛~
顧不了那麼多了。
權當是以臨賀郡為代價,滅掉這支漢軍罷。
在交州戰事開啟的部署中,呂岱便對漢軍的兵進戰術與兵力估算等方面皆有了失策,劉纂在無有實力彌補之下,自然唯有坐看江東付出對應的代價。
然而,有時候,事情往往是禍不單行。
他的推斷,亦如呂岱般失誤了。
就當漢軍從布山縣過境,一刻都不願意逗留的進入蒼梧郡後,斥候傳回來的訊息,令他呆若木雞。新
漢軍抵達蒼梧郡的治所廣信縣後,竟沒有折道逆著賀江北上臨賀郡!
而是依舊沿著鬱水(此段喚作西江)河谷東去。
此時,劉纂終於知道了漢軍的意圖。
無非南海郡耳!
是故,他顧不得其他,連忙盡起本部且召集合浦與蒼梧二郡的兵馬,往南海郡急行而去。
南海郡是不能讓漢軍佔據的。
交州兩大富庶之地,分別為南海郡與交趾郡,亦是交州官府與戍守將士供給的倚仗。
其中,治所番禺縣乃昔趙佗稱帝都城的南海郡,人口相對稠密。
一來,此郡幾無賦稅,
前漢武帝平南越、東越和羌後乃是“以其故俗治”,不徵賦稅。注1
而江東佔據南海郡後,仍對南越故地採取羈縻之治,田戶租賦“裁取供辦”,多入土產珍奇以益中原,“不必仰其賦入”。
另一,則是此郡有海上貿易作為依託,常年“市賣珍寶以收取其利”。
如前漢時便在南海郡設“圃羞官”,交趾郡設“羞官”,以土產果蔬之類直輸中原、用象牙或翡翠抵金。注2
若是南海郡被漢軍擾亂,江東不僅會失去停留在港口內的無數船隊,且還因為商貿斷絕而無力供給戍守交州的戎卒。
畢竟,交趾郡已然迎來漢軍入境了。
而劉纂還知道,漢軍是不會佔據南海郡的。
彼一旦進入了南海郡後,必然會劫掠吳國囤放的物資,強徵貿易船隊走海路進入交趾郡,江交趾郡的港口奪了,令成為呂岱部內外無援的孤軍!
迎來被覆滅的結局!
亦是說,漢軍的戰略目的沒有變過,一直都是攻滅呂岱部,佔據地域閉塞的、更容易控制的交州西部三郡。
只是劉纂的後知後覺,還來得及扭轉戰局嗎?
注1:注1:《漢書·食貨志第四下》“漢連出兵三歲,誅羌,滅兩粵,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無賦稅。”
注2:《漢書·地理志第八下》“南海郡有圃羞官,交趾郡羸(阝婁)有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