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籌騎(第2/2頁)
章節報錯
以免逆魏趁機來犯,被動促成了天子御駕親征。
若無, 那就等留在武威郡的姜維與張苞等人,將南匈奴左部劉豹剿滅或驅逐出休屠澤後再成行。
是的,與民休息的國策之下,並不意味著大漢沒有戰事。
盤踞在休屠澤內的南匈奴左部與屯田在賀蘭山以南的魏鄧艾部,大漢勢必要拔去。
一來,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有過一次被逆魏兵困鸇陰城塞佔據戰略先機的事情,丞相自然不會讓司馬懿有故技重施的機會。故而,此兩處的魏軍,對大漢而言乃是如鯁在喉、不除不快。
另一,則是大漢可以徐徐實施訓練騎兵的計劃了。
絲路復通、戎卒歸駐地屯田,朝廷糧秣與財政都會慢慢充盈,亦是有了建立龐大騎兵群的基礎。恰好,可以將劉豹部、費曜與鄧艾部當成騎兵訓練與實戰的磨練。
最後,乃是小規模的戰事不會有糧秣之困。
且純粹騎戰,理應尋機會就食於敵。
在丞相的計劃中,是讓姜維與張苞等人自決戰事開啟的時機。
如能有就食於敵的機會,那就以現今的數千騎悉數往赴;如無有,那且先以數百騎騷擾擄掠為主、磨練騎卒罷。
至於為何不是以馬岱為督嘛........
馬岱上表讓賢了。
今歲的戰事,馬岱先是在居延澤與鮮卑拓跋部共力滅掉了南匈奴右部,隨後又疾馳歸來武威郡與姜維一併對抗魏國的騎兵,大半年都在馬背之上顛簸。
亦讓年歲已然至六旬的他,倍感“人老不以筋骨”為能。
索性,便表請留在山丹牧場為朝廷牧馬且訓練騎卒,就連西涼鐵騎的指揮權都請丞相另擇主將了。他的副將楊霽亦然如此,以年歲漸高而求卸甲牧場。
準確而言,馬岱的心思就如吳懿一般,覺得以自己的身體狀況,必然是無緣日後“還於舊都”的關中之戰了;且覺得區區南匈奴左部與賀蘭山以南的逆魏屯田兵馬,戰勝了亦無有可什麼功績可彰,故而就生出了讓賢之念。
唉,老卒之心,求馬革裹屍的機會亦是奢望啊~
是故,如今的三千西涼鐵騎分別劃給了張苞、張特與徐質督領。
其中張苞將會將把這千餘人當成如什長、屯長等低階軍官,與驍騎將軍趙廣一樣擴招為五千騎,成為日後入關中的主力。
而張特與徐質則是劃入了姜維的麾下。
蓋因護羌校尉部的兩千羌騎,基於地域的屬性,將恢復原先在涼州戍邊的職責,不再隨軍外出征伐。
如此安排,入休屠澤攻伐南匈奴左部之事,自然就成為了姜維的分內之事。
至於攻伐賀蘭山以南的屯田魏軍嘛,得等馬岱與張苞以及趙廣擴招訓練騎卒成軍後再做打算罷。以逆魏在安定郡高平城屯重兵而言,攻伐賀蘭山以南,勢必會誘發漢魏各驅數萬大軍鏖戰的。
今大漢時局,不宜大動兵戈。
但令丞相與姜維等人皆想不到的是,南匈奴左部劉豹竟然在漢軍兵馬未動之前,便趁著冬季舉族遷徙歸朔方郡了!
緣由,乃是一人的唇舌之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