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動南匈奴左部劉豹徙歸朔方郡的人,乃是李簡。

昔日在龐淯墳塋前遇見鄭璞且做出選擇後,他便將妻兒託付漢軍攜往漢中定居,家中宅院與田畝散分給宗族,靜候著入魏時機的到來。

準確而言,是等漢魏雙方的戰事消弭。

若是魏國勝,河西四郡自然不復大漢所有, 他便可孤身入關中。

但若是大漢勝了,他唯有尋個契機託付他人引自身入魏境了。

畢竟,他曾行刺過鄭璞。

依著常理而言,不被漢軍尋隙殺害或刁難已然是萬幸,戍守各郡縣關隘的漢軍士卒焉能放任他自如往來?

故而,當魏延大破魏軍解鸇陰城塞之困後,他便取道龍首山北麓跋涉入了休屠澤。

在河西走廊, 唯有劉豹的部落能讓安然無恙的穿行過大漠(騰格里), 且從賀蘭山轉入安定郡時不會被魏軍駐軍當成奸細一箭斃命。

至於如何讓劉豹甘願幫襯, 身無所長的他,唯有效仿說客逞唇舌之利。

只不過,他沒有意料的是,劉豹竟知他名且對他頗為親善。

緣由令人有點啼笑皆非。

乃是源於聳立在宣威城外的那座京觀。

盤踞在涼州的羌胡部落,都對戮俘築京觀的鄭璞忌憚不已,亦暗中打探鄭璞的秉性與行事喜好,以免自身部落犯了忌諱而步如後塵。

順帶的,曾行刺鄭璞的李簡便由此在羌胡部落中知名。

劉豹少小便隨其父輾轉中原各地,最後因為於扶羅投降於魏武曹操、其叔呼廚泉繼任單于後才得以歸併州,以左賢王的身份統領左部。

故而,他染上了許多漢家風氣。

雖然無改匈奴拜日月、奉巫祝等傳統,但很敬重士人與智者, 並非那種四肢發達、逞強鬥狠的莽夫。當警戒在外的族眾來報,聲稱有一個喚著李簡的漢家子前來拜訪時, 他竟親自驅馬出三十里來迎。

蓋因此時的他,正處於病急亂投醫的心態。

魏軍在鸇陰城塞慘敗與關中主力不再進攻隴右, 令他的處境十分尷尬。

無需居安思危都能想到, 騰出手來的漢軍必然會兵臨休屠澤,解決後顧之憂。

以他部落的實力,是很難獨自抵禦的。

尤其是其他棲居在休屠澤的羌胡部落屆時定會落井下石,如遣人為漢軍作嚮導引路,抑或率領族眾隨徵以求分一杯羹!

他近些時日一直在思索著如何自救。

負隅頑抗自是不可取的。

以雙方實力對比以及隱患估算,拼死一搏亦不過是讓河西之地再添一座京觀罷了。

投誠於漢軍亦不可行。

數年前他便領軍從魏攻伐過漢軍了!

有此過往,依漢軍的慣例,定是對勢窮來投的他不假辭色。

亦會效仿昔日收編魏匈奴保塞大人胡薄居姿職部落的故事,將他舉族編戶落籍、令他勢力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