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心照(第2/2頁)
章節報錯
少時,至獵場。
不少隨行的甲士無須上官發令,便自發提鑼攜金鼓等物,三五為伍步入山澤中驅趕野獸;尚有早就得令恭候在此地的扈從,將一架巨大的鐵籠獵虎車而出。
順勢下馬車的鄭璞,不待谷利引前,便往孫權所在趨去,距四五步外乃止,躬身長揖作禮而道,“外臣漢中護軍璞,拜見陛下。”
“無需贅禮。”
輕輕頷首,孫權囅然而笑,“且獵,朕與卿同樂之。”
且以目視谷利,示意將弓箭等物奉與鄭璞。
但鄭璞卻沒有如言接弓,乃保持行禮之勢告罪道,“雖不敢弗陛下之興,然外臣自幼筋骨羸弱,難為武事之能,如操戈射御等諸事皆不精,田獵之舉更不曾有之。”
“嘿!”
聞言,正拉弦試弓力的孫權,不由動作一頓,側目訝然而道,“不想,令逆魏稱為“魏之大患者也”之人,竟難為武事之能邪?”
說罷,不等鄭璞作言,他似是思及了什麼,臉色猛然一僵。
隨手將裝飾精美的二石良弓棄在地上,喟然發嘆,“難為武事之能者,可為國復疆千里,令逆魏上下皆憚之。朕射殺猛虎無數,卻難拔逆魏一城,此間猶有何樂也!”
咦,竟是如此心切邪?
孫權話語甫一落下,鄭璞不由在心中反詰道。
對,無需多慮,他便知道孫權想做什麼。
其目的,不外乎是鄭璞先前有鄙江東無尺寸拓土之言,故而他趁此機會故作姿態發嘆,隨後便順勢讓鄭璞為吳國出謀劃策一番。
畢竟,丞相諸葛亮贊鄭璞有籌畫之能,江東亦有耳聞。
且自諸如周瑜、魯肅等人故去後,孫權已經很難尋到出謀劃策的籌畫士了。
並非是江東無良才。
而是不攜私心或不顧慮宗門鄉黨,一心一意為江東雄起而籌畫者難尋。
至於讓一外臣謀事,孫權亦不會覺得顏面無光。
此間非朝會,乃田獵之樂也!
敘些閒話又何妨呢?
再者,現今的漢吳兩國,乃是同利求共存之勢。只要吳國出兵伐魏國,就是減輕了大漢隴右與河西的佈防壓力。
為吳國籌畫,亦是裨益於大漢,鄭璞沒理由不盡心盡力。
抑或者說,這才是丞相令鄭璞充任使者的主要緣由——為吳國籌畫,務必說動孫權出兵牽制魏國,為大漢贏得修生養息的時間。
不然,以江東一貫作風,孫權出兵伐魏的時間嘛......
丞相覺得,如不出意外的話,應是等魏國關中的大軍悉數來攻隴右之後!
此乃雙方心照不宣之事。
然而,令鄭璞心中弗解的是,為何孫權如此心切呢?
且身為君主,竟不慎言,不惜口出“難拔逆魏一城”如此喪志之語。
莫非是看到我大漢得復涼州,逆魏舉國皆矚目西北,故而覺得機不可失,乃汲汲開疆闢土之功乎?
帶著疑惑,鄭璞昂然作色,“陛下何故作謙言邪?外臣雖愚鈍,亦知陛下統御江東以來,虜叛將李術於廬江、誅仇讎黃祖於江夏;前有赤壁一戰令逆魏倉皇北歸,今有石亭一戰令逆魏不敢臨江,如此功績,古今亦寡有聞,豈非雄主之威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