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心照(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客之道,語不驚人死不休。
譬如鄭璞誑諸葛融去尋孫權報信,聲稱“豪族將叛矣”一樣,並非真的建業內有叛亂將起,只是為了讓孫權早日召見他罷了。
就如昔日鄧芝使吳,孫權狐疑不定而不見。
鄧芝不得已,乃修表以“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奉上後,方得召見。
見孫權前番將會面改期後,擔心臨事時又再度有變的鄭璞,恰逢其時被投以夾書,便出此下策。
對,他急著歸去。
不僅是意料到魏國失涼州後定要大舉反撲,想著早日歸去參詳計議或督軍守禦;還有不想如此無所事事呆在的江東。
尤其是諸如“疤璞狂妄”等聲討,已然鼎沸。
至於,孫權信不信有豪族將反嘛.......
斷無可能!
他若是連這點甄別能力都無有,那麼孫氏江東基業早就不復存了。
但只要諸葛融前去傳信了,孫權就必然要召見鄭璞。
且是極迅召之。
蓋因家醜不可外揚也!
一使者外臣,竟被投以謀逆密書,此事令孫吳舉國上下都顏面無光。
哪怕孫權明知此此舉乃是有人想誘鄭璞入彀而毀之,也要依令申責,令鄭璞不復嚼舌聲揚此事,避免吳國落了個治下不穩的口實。
事情果如其然。
諸葛融入宮覲見僅過了半個時辰,一自稱為谷利之人,帶著十餘車下虎士護馬車至諸葛瑾府邸,請鄭璞即速隨他入宮見駕。
谷利,在江東似是其名不揚且鮮有功績。
但卻是孫權子嗣見了都要和顏悅色好言攀談的存在。
蓋因他乃孫權心腹之人,無論在何處都常督領車下虎士宿衛左右,職責大略如大漢督領白眊兵宿衛先帝劉備的陳到。
是故,鄭璞亦不怠慢,僅是叮囑乞牙厝好生約束其他扈從,便登車而往。
一路疾行。
待到了宮前,鄭璞這才知道谷利為何讓他不必換朝服、將副使陳祇一併喚來的緣由。
原來孫權正要去田獵,便將此番會面當成了不期而會。
孫權身為人君卻猶喜犯險獵射虎之事,在江東不算秘密,砥柱重臣張昭多番諫言亦不可免,對此鄭璞在巴蜀時都隱有耳聞。
此刻他正端坐良駒上,在眾多甲士護衛下緩緩而行。
目顧見谷利引鄭璞至亦不作言,僅是擺了擺手,令車馬隨入行伍中。
無法下車行禮的鄭璞,不由心頭上泛起了一縷無奈——他是真沒那興趣與孫權田獵,亦不想去見識猛獸之威。
常驅甲兵者,但以攻城略地之功顯能耳,何臨猛獸以逞勇邪?
效匹夫之勇、代爪牙之勞,不過徒增無謀之譏罷了。
難怪合肥不曾破之!
暗自腹誹,鄭璞亦然偷眼打量著前方的孫權。
孫權身軀不甚長,但卻上長下短,於馬背之上尤顯威勢,再佐之勁裝佩劍與弓矢等物,望之如大將而不類人君。對比昔日被匈奴使者謂“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的魏武曹操,威儀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