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窮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這才真正醒悟過來,諸葛喬乃是尋了張苞的話頭,隱晦的勸說自己。
因為對於河西局勢,丞相只是取了他所策的一半。
早在籌謀兵出金城郡之時,丞相便讓原先任職蜀郡太守的遊楚轉為大鴻臚、領西域戊己校尉,將他當成大漢善待河西人的典範,並給河西各郡縣的權勢者都作了書信。
勸降。
丞相不想在河西走廊消耗大漢太多時間與精力。
並非是對河西不重視,而是連續數年的大戰,對大漢的民生損耗太嚴重了。
在蜀地的蔣琬與馬謖等人,私下都曾作書信與丞相告知,蜀地的民力已經瀕臨難續的地步。哪怕是大軍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將整個涼州收復,蜀地也無法再支撐戰後重建的物力人力。
這還是竭盡全力的結果——丞相為了給魏延籌備兵出,已經提前給那些巴蜀豪族許下了報酬,換來了不少物資。
如此情況下,鄭璞所獻的籌畫,自然是作為備選。
一州之地的底蘊,終究有窮時。
再強推戰事,大漢就會陷入窮兵黷武,進而失去人心。
當然,若是那些河西走廊的權勢者不願接受大漢的招降,那麼,丞相也不會錯過逆魏無法動用兵力的良機,就會採取鄭璞的籌畫讓河西佈滿腥風血雨。
諸葛喬所言的“張弛有度、恩威並行”,乃是勸主事的鄭璞莫要對河西的豪右太苛刻。
戰爭是權力的延續,而讓權力長久的手段,是對時局的平衡妥協。
在沒有絕對實力破而後立的時候,還是且先堅守一個底線,步步為營,留給後繼者慢慢完善罷。
心有所悟的鄭璞,目視著諸葛喬單薄的背影,將手放在了鬍鬚上開始重新思慮如何應對那些河西豪右來。
只是烈日炎炎,令人無法靜心思慮。
不知何緣由,都一刻鐘過去了,城塞門依舊緊閉著。
一個是天子連襟、一個是丞相之子,對大漢不可能懷有不軌之心,卻被拒之門外。
這讓站在城頭上的柳隱有些尷尬,但派去請張苞將令的小卒依舊沒有歸來。無奈之下,他只得讓士卒們用吊筐將清水垂下來給鄭璞部的將士解暑。
雖難解讓袍澤之軍在烈日下曝曬的不近人情,但聊勝於無吧。
又約莫過了一刻鐘。
城塞下,諸葛喬已然從後軍繞了一圈回來,瞄了眼巍峨的城牆,又回首看了看軍中因為無風而耷拉在旗杆上的漢字旌旗,陡然覺得今天的日頭尤其毒。
“鄭君,鸇陰城塞不是很小嗎?”
躊躇了片刻,他便忍不住問了句。
鸇陰城塞確實不大,無需縱馬,都可以在一刻鐘內可橫穿。
是故鄭璞一時無語。
半響,他才揚眉,“嗯,很小。或許,是文容兄不在城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