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詡也曾犯過類似錯誤,無礙。”確實忘記過東西的賈詡很是大度,沒有和咱們的楊長史一般見識。咱們的楊長史鬆了口氣,趕緊出帳交代隨行來的親兵王五回帳去取書信禮物——然後又暗中交代把那些貴重禮物私扣一半,王五唱諾而去,咱們的楊長史這才重新回到小帳,再次坐回了賈詡對面。

又很尷尬的向賈詡笑了笑,見賈詡默不作聲的等待自己說話,咱們的楊長史咬了咬牙下定決心,低聲說道:“文和先生請恕罪。在下與先生結識不過數日,本不應該交淺言深。但是形勢已經危急到了這個地步了,有些本不應該說的話。在下也不得不對先生吐露了。”

“仲明先生有話請說,無須顧忌,在下洗耳恭聽。”見一直以來始終深藏不露的楊長史終於不再裝糊塗,賈詡倒也有些歡喜。

“文和先生,眼下我們前有曹賊攔路,後有李郭二賊追兵。想要護送天子順利透過河內前往冀州,怕是已經不可能了。”楊長史開門見山的問道:“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確實幾乎沒這個可能了。”在聰明人面前不裝糊塗,賈詡也坦然答道:“如果詡所料不差的話,最遲明天夜裡。李傕郭汜二賊就能追上我們,就算有楊奉、韓暹、董承捨命斷後,殺退李郭二賊追兵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強弱懸殊過大,這是註定的事。而且就算我們僥倖擺脫李傕郭汜的追兵,也必然遭到曹操大軍攔截,再想衝破曹操大軍攔截,那除非是出現奇蹟,強弱更加懸殊,非計謀所能扭轉。”

“文和先生所言極是。在下也是如此認為!”見名滿天下的賈詡認同自己的主張,在淮南和徐州都是聲名狼藉的楊長史當然是大喜過望,忙又道:“在下還認為,我軍就算想要堅守待援也沒有可能,河內緊鄰洛陽,早在董卓之亂時就常被亂軍劫掠破壞,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也到處都是荒無人煙,幾座勉強有些城防和糧食的城池又距離太遠。我軍既無兵又無糧,張揚在前面準備的五百斛糧又是杯水車薪,想要據險而守等待本初公的援軍抵達,也是幾乎毫無可能。”

賈詡默默點頭,承認楊長史所言,正是自己心中所憂。而點頭過後,賈詡又試探著向楊長史問道:“那不知仲明先生能否賜教,對此窘境,仲明先生可有妙計化解?”

出乎賈詡的預料,咱們的楊長史這一次終於沒有揣著明白裝糊塗了,壓低了聲音說道:“妙計不敢當,雕蟲小計在下倒是尋思得了一條,雖不能化解眼前窘境,卻也有八成把握,可以讓天子躲過曹李郭三賊的前堵後追,脫險離開河內。”

“請仲明先生試言之。”賈詡也壓低了聲音。

“四個字,金蟬脫殼。”楊長史低聲答道:“請天子化裝成普通百姓,然後由小股精兵保護離開大隊,楊車騎和韓徵東他們率領大隊走官道繼續北上冀州,吸引李傕郭汜和曹賊前堵後追,天子則抄小路前往冀州,然後再請楊車騎和韓徵東他們暗中做好準備,在危急時刻製造火災,留一具與天子相似的假屍體迷惑賊軍,製造天子已死的假象。如此一來,李傕郭汜和曹操三賊不再堵截尾追,既可以讓天子擺脫追擊離開河內,楊車騎和韓徵東他們也可以乘機前往冀州。”

“厲害啊!”同樣考慮過這個計策的賈詡心中驚歎,暗道:“到底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用心果然高明——讓天子離開河內,讓楊奉和韓暹前往冀州,好一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過,太天真了!”

心中嘀咕完了,賈詡嘆了口氣,道:“仲明先生的金蟬脫殼之計雖然高明,也絕對可行,可是楊奉和韓暹他們卻絕不會聽!請仲明先生想一想,換了先生是楊奉韓暹,又如何可能允許天子單獨離開,離開他們的控制?”

聽到賈詡這番話,咱們的楊長史心頓時涼了半截,這才發現自己考慮得實在太天真了——楊奉和韓暹怎麼可能容許漢獻帝化裝成百姓離開隊伍?可就在咱們的楊長史正要訕訕的自嘲時,賈詡卻又象陶副主任一樣的心頭一動,脫口道:“咦?我怎麼鑽了牛角尖了?此計其實可行啊!”

“可行?”楊長史眼睛一亮,驚喜道:“文和先生有把握說服楊車騎和韓徵東依計行事?不瞞先生,在下今夜暗中前來拜見先生,就是在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無力說服天子和楊徵東依計行事,又知道天子和楊車騎都對先生十分尊敬,所以才前來請先生幫忙出面勸說!”

“楊車騎和韓徵東沒人可以說服,詡也無能為力。”賈詡搖頭,又微笑說道:“但有一人,詡卻可以說服他依計行事!而且他也有能力和機會依計行事,瞞過李傕郭汜曹孟德,甚至瞞過楊奉韓暹,把化裝成普通百姓的天子順利送出險境。”

“何人?”

楊長史差點就張嘴問出這句絕對會讓賈詡對他降低評價的蠢話,不過咱們的楊長史運氣一向不錯,偏巧就在此時,李郎和王五把陶副主任給賈詡的書信和禮物送來了,在帳外開口求見及時制止了楊長史的蠢話。緊接著,李郎和王五將書信和禮物送進小帳,咱們陶副主任給心儀基友賈老毒物的親密書信,歷經千難萬險與無數波折之後,也終於送到了賈詡手裡——不容易啊,咱們的楊長史如果不是還沒有抵達冀州,肯定就已經把這封信給燒了。

因為與賈詡素未謀面更沒有半點交情,咱們陶副主任在給賈詡書信上當然沒有直接了當的說什麼拉攏招攬的話,除了表達對賈詡的敬意拍馬屁之類的花言巧語外,再有就是小心翼翼的邀請賈詡有空到徐州一坐,自己一定倒履相迎,盡力招待,十分隱晦的流露了一點招攬之意——當然了,陶副主任的招攬言語再是隱晦,看到了賈詡眼裡,心裡自然也是跟明鏡似的。

仔細看完了陶副主任的書信,又看了看被楊長史剋扣一半後仍然異常貴重的陶副主任禮物,賈詡心裡多少有了些底,又稍微盤算了一下後,賈詡終於下定了決心,低聲向咱們的楊長史嚴肅說道:“陶使君的重禮與好意,詡都收下了,請仲明先生放心,先生的用意詡明白,詡自當協助先生達成所願,但成與不成,詡並沒有十分把握,只能是盡力為之,成與不成,聽天由命!”

“多謝文和先生,多謝文和先生!”楊長史的一張瘦臉都笑成了一朵菊花,心道:“有文和先生全力幫忙,看來把天子送到冀州希望大增了。本初公,我把當今天子送給你,還把大名鼎鼎的賈詡賈文和也帶來送給你,你可一定要重重獎賞我噢!”

下定了決心後,賈詡再不猶豫,馬上就起身行禮說道:“仲明先生可先回去準備,靜侯佳音,在下這就去見董國舅,勸說他依先生之計行事,但是其他的事必須等救出了天子再說,仲明先生切莫提前聲張,以免節外生枝,壞了先生的護駕南下大事。”

“護駕南下?還他孃的賈文和呢,冀州在北方都不知道,不過如此嘛!”楊長史在心裡鄙夷了賈詡一句,但也沒有表露出來,僅是起身還禮,還笑道:“那就多謝文和先生了,大恩不言謝,事成之後,楊宏一定重重回報先生。至於宏的準備,不瞞先生,其實宏早在洛陽城時就準備好了足夠的百姓衣衫,隨時可以化裝成百姓護駕離隊。”

說完了,咱們的楊長史又在肚子裡補充了一句,“實在拐不走天子,本大人化裝成百姓逃命也方便,這麼重要的準備,本大人怎麼可能忘了?”

“早在洛陽城裡就準備好了?果然處心積慮,志在必得!”對楊長史越來越佩服的賈詡也是在心裡讚了一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