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雞同鴨講(第1/2頁)
章節報錯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說李傕郭汜兩位老大在內訌中嚴重大傷了元氣,頭一天夜裡又被敵人劫營得手重創了士氣,但一番苦戰下來,楊奉和徐晃率領的兩千殿後軍隊,還是隻有不到六百人逃過了黃河,逃到軹縣與韓暹、董承的隊伍取得會師,李傕和郭汜兩位老大則抓緊時間整理隊伍,搶搭浮橋準備渡河追擊不提。
憑心而論,在有著強勢敵人緊緊追擊的情況下,總數僅有八千餘人的漢獻帝隊伍能夠有五千餘人渡河成功,已經算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奇蹟了,不過咱們的楊長史卻對這樣的奇蹟嗤之以鼻,覺得楊奉拿自己的隊伍殿後便宜其他人,簡直就是犯傻!不過咱們楊長史並不知道的是,因為聽了賈詡的建議與調和,楊奉率領的兩千殿後隊伍中,真正屬於楊奉隊伍的兵力只有六百餘人,餘下的炮灰隊伍由董承和韓暹平均分擔,同時因為壯士斷腕的毀橋之舉,實際上受損最大的反而是對漢獻帝最忠誠的董承隊伍,真正負責殿後的楊奉隊伍損失反而不大。
不管怎麼說,楊奉和徐晃能夠領著將近六百的後隊趕到軹縣會師,還是給提心吊膽的漢獻帝隊伍打了一針強心針,也讓兵力單薄的董承與隊伍戰鬥力較弱的韓暹鬆了口氣。同時還有一個喜訊送到軹縣,那就是屯兵野王的張揚派人送來訊息,說是他已在野王緊急籌集一批糧草。只等漢獻帝的隊伍抵達邘城,便可將糧草送到邘城。暫時緩解漢獻帝隊伍的燃眉之急。這個訊息公佈後,吃得比楊長史還慘的漢獻帝隊伍上下當然是歡聲雷動。對順利抵達冀州獲得大袁三公庇護充滿了信心。
當然了,月有陰晴圓缺,也不是所有人心情都好,至少賈老毒物就一直心事重重,面有憂色,還有楊奉和徐晃得知董昭之事後。也是馬上的破口大罵,只恨沒能親手宰了這個吃裡扒外的二五仔!而好不容易罵完後,楊奉少不得向咱們的楊長史和賈老毒物表示感謝,感謝他們揪出了董昭這個曹軍內奸。避免了進軍路線被曹老大提前知曉的人間慘劇。
面對楊奉和韓暹等人的真誠致謝,咱們的楊長史當然是得意洋洋,一副小人得志模樣,賈老毒物卻毫無喜色,只是搖了搖頭,語氣擔憂的說道:“車騎將軍不必客氣,詡身為漢臣,理當如此,但董昭這事還絕對沒完,因為我們並不知道。這個奸賊到底有沒有把我們進兵冀州的路線提前洩露給曹賊隊伍,更不知道曹賊隊伍是否已在我們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陷阱?”
“文和先生說得對,這點是不得不防。”楊奉點頭,又轉向旁邊的韓暹埋怨道:“老韓你的脾氣就是改不了,抓到了董昭奸賊,你起碼得先拷問一下情況再動手嘛,就這麼把他殺了倒是解氣了,可這個奸賊到底洩露了什麼軍情給曹賊,我們就沒辦法知道了。”
“是怪我。我當時氣壞了,沒想那麼多就下了手。”韓暹倒也爽快,坦然承認了自己的衝動,又道:“不過也沒關係,不管董賊有沒有把訊息洩露給曹賊,我們換一條路走不就行了?”
“不能換路。”賈詡搖頭,臉上擔憂更深,道:“我們的隊伍缺乏戰馬,老弱婦孺又多,還攜帶有大量的朝廷典籍與御用之物,行軍速度快不起來,如果棄大道走小路,行軍速度只會更慢,李傕郭汜二賊一旦領兵追來,只怕……。”
楊奉和韓暹等人都閉上了嘴巴,都知道賈詡的擔憂全是實情,倒是咱們的楊長史滿不在乎,道:“楊車騎,韓徵東,文和先生,在下冒昧建議,我等可以先走波縣到野王,直接在野王補充了糧草再北上邘城轉走官道。這麼一來,只要我們能在李郭二賊追上前抵達野王就安全了,到時候我們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堅守野王等待援軍就行了,只要本初公的迎駕軍隊一到,看他李傕郭阿多和曹孟德敢放半個屁不?”
聽了楊長史這番話,楊奉和韓暹都是大點其頭——楊奉等人之所以棄守洛陽,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洛陽缺糧和城池殘破,無法長期久持,不得以才棄洛陽奔河內,而野王有糧又有城池保護,實在不行完全可以堅守野王等待援軍,所以楊奉、韓暹和董承等人沒有猶豫,也沒再徵求賈詡意見,馬上就一致決定先把漢獻帝送到野王再說,還立即派出信使趕往野王,通知張揚做好迎駕準備。
楊奉等人做出這個決定時,賈詡始終面無表情,瞟了楊長史一眼後,賈詡忍不住在心裡嘀咕道:“這傢伙果然夠狠,嫌張雅叔的實力被削弱得還不夠,一定要禍水全部引到張雅叔身上才舒心。”
“不過也沒那麼容易。”賈詡又在心裡暗暗琢磨道:“張雅叔是大漢忠臣不假,但他也沒有忠心到痴傻的地步,這次為了迎駕護駕,他已經做出了那麼多犧牲,怎麼可能還繼續給天子陪葬?這次就算張雅叔肯,只怕他的麾下文武也不肯了。”
被賈老毒物的烏鴉嘴言中,第二天,當楊奉等人聽了楊長史的餿主意棄官道走小路後,不僅行軍速度下降了許多,直到下午才抵達早已在戰亂中廢棄的波縣小城,還沒等漢獻帝的隊伍渡過沇水,張揚就又派人送來了訊息,說是鑑於曹賊主力渡河,河內郡治懷縣告急,自己只能是趕緊率軍押糧趕往懷縣救援,所以請漢獻帝不要再移駕已經是空城一座的野王,繼續按原計劃走官道往冀州,答應進貢給漢獻帝的五百斛糧食,自己也已經派心腹將領送到邘城,只等漢獻帝的隊伍抵達便可獲得補給。
聽到這訊息。到野王去吃一頓乾飯的夢想落空,咱們的楊長史當然是如遭雷擊。楊奉、韓暹和董承則是急得直跺腳,大罵張揚糊塗。不急著來迎天子反而去救懷縣,簡直就是糊塗透頂!惟有賈詡是不動聲色,知道張揚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以自保為上——這個時候把漢獻帝迎到身邊護駕,不是主動勾引李傕郭汜和曹老大圍毆張揚是什麼?已經在迎駕護駕一事中元氣大傷的張揚隊伍,還敢不敢想有以後了?
再怎麼大罵都沒用了,張揚已經帶著隊伍和糧食跑了。缺糧少兵的漢獻帝隊伍就是繼續趕到野王也沒用了,所以楊奉和董承等漢廷忠臣也沒了辦法,只能是又改回原來的進兵計劃,走官道到邘城補給糧草。好在波縣距離東漢年間的河內官道不遠。往北走了**里路,天色將黑時就已經轉上了官道,又在同樣已經是一片廢墟的泌水城外紮下行營,休息過夜。
天漸漸的黑了,被楊長史的餿主意折騰得筋疲力盡的漢獻帝等人紛紛早早安歇,臨時行營裡到處都是鼾聲四起,除了巡邏士兵的腳步聲外,就只有偶爾響起的飢餓呻吟聲與哭泣聲,氣氛沉悶悽慘讓人忍不住落淚,被迫加入這支隊伍的賈詡也是心事重重。抱膝孤坐在自己的小帳之中,遲遲沒有半分睡意。
“文和先生在嗎?在下楊宏求見。”這時,小帳外忽然響起了楊長史熟悉的阿諛聲音,聽到這聲音,賈詡先是微微一笑,先是心說一句終於還是來了,然後才答道:“在,仲明先生請進。”
帳簾掀開,咱們的楊長史鬼鬼祟祟的溜了進來。見賈詡孤身一人坐在席上,楊長史頓時滿面喜色,又是點頭又是哈腰的說道:“這麼晚了打攪文和先生,真是抱歉,想不過真是想不到,都快二更了,文和先生居然還沒休息。”
“睡不著,不想睡。”賈詡一邊邀請楊長史坐到自己對面,一邊微笑說道:“仲明先生終於還是來了,看來仲明先生也收到訊息了。”
“收到訊息?收到什麼訊息?”楊長史又被賈詡繞糊塗了。
“事已至此,先生就不必再隱瞞了吧?”賈詡溫和一笑,又向楊長史伸出了手,道:“先生請拿來吧,詡已經等了很久了。”
“拿什麼?”咱們的楊長史徹底糊塗了。
賈詡很是不喜歡楊長史這種什麼都明白又喜歡裝成什麼都不明白的脾氣,頗為不滿的說道:“當然是陶使君給在下的書信,先生如果不是已經收到了李郭二賊已在今天全軍搶渡黃河的訊息,知道李傕郭汜二賊已經決心全力追殺我軍的目的,能現在就把陶使君的書信送來?”
“文和先生如何得知我家主公與你的?”楊長史大驚失色了。
“當然是楊車騎告訴在下的。”賈詡淡淡的說道:“仲明先生手中握有陶使君給在下的書信,卻遲遲沒有交與在下,難道先生不是在等這個形勢萬分危急的機會?詡雖愚笨,卻也知道仲明先生如此行事,必有深意。”
“楊奉那個長舌婦,真是多嘴!看來陶應小奸賊有禮物準備送給賈文和的事,也肯定被楊奉這個長舌婦告訴給賈文和了!”原本打算貪汙陶應給賈詡禮物的楊長史心中窩火,可是事情已被揭穿,咱們的楊長史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繼續貪汙了,只能是高深莫測的笑了笑,假意伸手入懷去拿書信,然後又故做驚訝的尷尬說道:“文和先生勿怪,在下剛才更衣時可能是把書信放在床頭,忘記帶來了,不過沒關係,在下這就讓人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