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諸事不順,又是堵車又是章節需要稽核,本章重發一次,如有重複稍後刪除。)

深秋晝短,初更時分天色便已經黑定,再到二更時過後,便已是夜深人靜,萬物俱寂。也是到了這個風高好放火、月黑好殺人的好時候,緊閉了許久的廣陵西門,忽然被人輕手輕腳的開啟,吊橋也悄無聲息的輕輕放下,緊接著,一個個全副武裝的守軍士兵,就象幽靈一樣,鬼鬼祟祟的摸出城來,藉著夜色掩護,在廣陵西門外逐漸集結成隊。

也不知道出來了多少軍隊後,城門重新關閉,吊橋也重新絞了上去,而那些已經出城計程車兵則低聲交流了命令,人含枚,馬戴套還包裹上馬蹄,悄悄列隊摸向五里外的孫策軍大營,偶爾一點城牆上的火把光芒照來,可以讓人勉強看到這隊士兵打有一面白底黑字的大旗,大旗上只有兩個字——君子!很明顯,這支軍隊就是傳說中的仁義之師、道德之師——君子軍!

陰暗的夜色幫了君子軍的大忙,沒有月光照耀暴露隊伍,君子軍一直摸到了孫策軍大營門口,方才被孫策軍的巡哨士卒察覺,巡哨敵人緊急敲打銅鑼報警間,準備充足的君子軍已經發起了突襲,一波箭雨射下寨門上方的孫策軍哨手,又有一隊勇士衝到大寨門前,三下兩下砍開寨門,寨門大開間,君子軍已然吶喊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衝鋒口號,一窩蜂的殺進了孫策軍大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殺啊!殺啊!”吶喊著絕對變態的軍隊口號,君子軍一路縱火亂敵,直撲掛著白色帷布的孫策軍中軍大營,然而君子軍興高采烈的衝到中軍大帳門前時,卻目瞪口呆的發現,諾大的中軍大帳竟然空空蕩蕩,不見敵人一兵一卒,打頭的君子軍將領是陶基還是年斌或者是別人,也殺豬一樣的慘叫起來,“子曰!中計了!快撤!子曰:快撤!”

“殺啊!”新的吶喊聲從四面八方響起,火把齊明間,無數孫策軍將士象幽靈一樣的從黑暗中衝了出來,為首一員大將,卻是孫策軍隊伍中最勇猛也最能打的老將黃蓋,揮動鐵鞭哈哈大笑道:“陶應小兒!你中我家少將軍之計了!快快下馬受降,饒你不死!”

“中計了!快撤,快撤!”君子軍旗下的陶副主任殺豬一樣慘叫,連聲大吼,“快撤!快撤!鳴金!鳴金!”

“中計了!快跑啊!快跑啊!”其實也用不著陶副主任浪費口水下令撤退了,從來不喜歡打惡戰硬戰的君子軍卑鄙小人們,早就已經一起掉頭,撒開雙腿向來路逃命。

“殺啊!為韓老將軍報仇!”黃蓋等孫策軍將士那裡肯錯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天賜良機,一起催動軍士,一左一右包夾君子軍卑鄙小人,亡命衝殺劈砍,懼怕近戰的偽君子們那裡抵擋得住,被孫策軍殺得鬼哭狼嚎,抱頭鼠竄,一個勁的只是向來路逃命,孫策軍將士緊追不捨,發誓要把這群偽君子全殲消滅。

“殺啊!”偽君子們好不容易逃到大寨門前,剛才還空無一人的營寨大門左右忽然也是火光四起,又有兩隊孫策軍左右殺出,該死的偽君子們四面受敵更是抵擋不住,紛紛敗散四逃,只有少數人簇擁著君子軍大旗向來路衝殺,孫策軍將士四面合圍,一邊砍殺君子軍敗兵,一邊拼命壓縮包圍空間,不給最大的偽君子陶應逃命機會。

與此同時,孫策軍大營內部右側的高地之上,臉色蒼白彷彿蒼老了許多的孫策坐在四輪小車上,正冷冷的觀察著營門戰場,而在孫策的左右,則是一條胳膊掛在胸前的周瑜,還有昨天夜間才從壽春逃到此地的孫堅軍舊從事官朱治朱君理——就象傅嬰對陶應說的一樣,為了來向孫策稟報袁術出兵和呂範被捕的訊息,朱治拋棄了他在壽春的妻子兒女,這才讓孫策明白了袁術突然召他回兵的真相,也讓孫策知道了紀靈三萬大軍正在向東開進的噩耗。

耐心觀察戰場許久,見自軍穩操勝算,又見被圍敵軍在劫難逃,孫策並沒有過於歡喜,還向旁邊的周瑜問道:“公瑾,依你之見,被我們包圍的那個君子大旗旗下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陶應小兒?現在被我們包圍的,也是不是真的君子軍?”

“無法判斷。”周瑜回答得很乾脆,“雖然陶應小兒不喜近戰硬戰,君子軍的近戰能力可能薄弱,但被我們包圍的這些敵人又感覺太弱了一些,也太容易崩潰了一些,所以我到現在都不敢斷定,陶應小兒到底有沒有真正中計,被我們包圍的那個陶應,到底是別人假扮。”

“卑鄙小人,果然奸詐無匹!”孫策罵了一句,又冷哼道:“不管是真是假都沒關係,如果是真的,廣陵城中必然還有軍隊出城接應,如果是假的,一次伏擊幹掉陶應小兒的一兩千人,也可以把我軍士氣重新鼓動起來了。”

周瑜緩緩點頭,旁邊的朱治卻指著遠處歡喜叫道:“少將軍快看,廣陵城那邊又來敵人了!”

孫策和周瑜抬頭看去,見夜色中東面火把湧動,果然又有一軍正在向著這邊殺來接應,見此情景,臉色蒼白得有如死人孫策終於露出了些喜色,道:“好!不管被我們包圍的是不是陶應小兒,這一次在野戰中終於可以重創一次敵人了!公瑾,發訊號,讓程普的第三隊伏兵出擊,全面總攻,務必要重創敵人,殺敵越多越好!”

周瑜答應,命令旁邊的訊號手用火把打出訊號,同時擂動總攻戰鼓,埋伏在右寨之外的程普也應聲出擊,率軍迂迴殺向那支新趕來增援的徐州軍隊,震天的喊殺聲與口號聲,也迅速在夜幕下火光中迴盪起來,“殺啊!活捉陶應小兒!活著陶應小兒!為韓老將軍報仇——!”

“殺啊!”同一時間的營門戰場上,發現了後面來人,包圍了偽君子軍的孫策軍也迅速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合圍阻擊,不給偽君子們逃命機會,另一路則掉頭向東,氣勢洶洶的主動殺向增援之敵,囂張狂妄的口號聲也在陣前響起,“弟兄們,殺啊!讓徐州的狗賊們,見識一下我們淮南將士的威風!”

“天哪!那是什麼?!”囂張的口號聲猛的嘎然而止,取而代之的則是難以置信的驚叫,原來這隊孫策軍衝到近前後,忽然看到了一個從未見到過的奇景,數百徐州軍士兵抗著竹矛,組成了五個整齊得有如規畫的橫隊,第一排的竹矛長達丈半,第二排的竹矛長達兩丈,矛桿直接放在第一排計程車兵肩上,第三排的竹矛也是長達兩丈,呈四十五度角斜指天空,第四和第五排的竹矛長度更是長達兩丈有半,筆直指向天空,組成一個巨大的長矛陣,數百人猶如一個巨大的刺蝟,給人一種老虎啃刺蝟無處下嘴的感覺。

“這麼長的矛,怎麼用啊?”無數的孫策軍老兵都生出了這個疑問,雖說一寸長一寸強,可這些竹矛也太長了吧?戰鬥中怎麼格擋廝殺?

孫策軍老兵們的疑問很快得到了解答,矛陣後一將揮動火把下令,這數百竹矛手立即整齊朗誦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整齊朗誦著代表君子軍的標誌性口號,巨大的竹矛陣動了起來,五排竹矛手念一個字向前一步,保持著整齊得讓人驚歎的隊形,筆直的衝向對面的敵人,擋在竹矛陣前的孫策軍將士只要是躲避不及的,立即就發現自己要同時面臨五六柄竹矛的攢刺,手忙腳亂,擋得住一柄竹矛擋不住第二柄,眨眼之間就被一柄竹矛刺中,接著更多的竹矛刺來,把這個倒黴的孫策軍將士刺得渾身冒血,慘叫著摔在戰場之上。騎著戰馬的孫策軍將領更慘,先是被竹矛刺中戰馬,接著戰馬人立或者跪地,更多的竹矛刺來,又把他連人帶馬盡是噴血窟窿,連人帶馬一起命喪戰場。

不是沒有孫策軍想去襲擊這個竹矛陣的背後和兩翼,但他們剛一行動,馬上就發現這個竹矛陣的兩翼和背後都有重兵保護,而且戰鬥力還相當不弱,雜亂無章撲上去的孫策軍將士只是找死,即便一時不死也被纏住,根本無法碰到那個竹矛陣的一根毫毛。而那竹矛陣且戰且進,緩慢而又不可動搖的向著被包圍的徐州將士挺進,但凡是膽敢檔在矛陣之前的孫策軍士兵將領,瞬間就會被竹矛捅出無數血窟窿,嚇得後方的孫策軍士卒慘叫連連,左右奔逃。

竹矛陣很快碰上了孫策軍的包圍圈,正在圍剿中伏徐州軍的孫策軍將領士兵措手不及,紛紛被從後方捅來的竹矛刺中,猝不及防下損失慘重,而被包圍的徐州軍將士則士氣大振,全力向著援軍趕來的方向衝殺,不自覺的形成了馬其頓方陣顛峰時期的錘砧戰術——以竹矛陣為砧,以突圍徐州軍為錘,瘋狂錘打夾在中間的孫策軍士兵。可憐的孫策軍將士前後受敵,前方是紅著眼睛逃命衝殺的徐州步騎,後方是刺蝟一般的竹矛陣,夾在中間進退不得,向前向後都是找死,招架不住之下,這些孫策軍將士只能向著左右潰散,被包圍的徐州軍隊也得以逃出生天,與援軍匯為一股,一起向著廣陵方向突圍。

在高處看到這樣的景象,又聽到了整齊無比的變態子曰詩云聲,孫策迅速做出了錯誤判斷,喝令道:“傳令下去,全力追殺圍堵,一定要把陶應小兒殲滅在野外戰場上!只要拿下了陶應小兒的人頭,廣陵城就是我們的了!”

命令傳達,孫策軍開始了全力追擊,程普也迂迴到了徐州軍隊的正前方,當道堵截徐州軍隊歸路。而徐州軍隊也做出了調整,靠著友軍掩護,笨拙的竹矛陣生起矛尖向天,調整前後站位,將竹矛陣掉過頭來,然後步騎隊伍繼續掩護竹矛陣的兩翼和背後,以竹矛陣開路,向著來路衝殺突圍。

戰場上,孫策軍圍著這股凝聚成團的徐州軍隊瘋狂砍殺,但徐州軍隊裡的二流士卒們為了活命,也爆發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戰鬥力,與孫策軍展開生死搏殺,戰場上火把湧動,殺聲震天,刀來槍往,血肉狂飆,抱在一起扭打滾爬同歸於盡的情景,屢見不鮮。孫策軍雖然久經戰陣經驗豐富,單兵戰鬥力擁有一定優勢,短時間內也難以把這群凝聚成團的徐州軍殺散,繼而徹底殲滅。

能夠讓徐州軍隊裡的二三流將士堅持到現在有很多原因,逃命目的地廣陵城近在咫尺固然是一個原因,輕信陶應和章誑等將領宣傳害怕孫策軍屠殺俘虜也是一個原因,但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徐州軍隊裡出現的竹矛陣,黑暗之中第一次碰到這個古怪矛陣,那怕是程普率領的孫策軍精兵也擋不住這個竹矛陣的前進腳步,被這個竹矛陣衝得節節敗退,死傷慘重也無法攔住徐州軍隊退兵的腳步,也讓徐州軍隊可以緩慢而又堅定的向著安全的廣陵城撤退,看到了活命希望,又害怕被俘遭屠,徐州將士自然不會輕言放棄,聚成一團緩緩退卻,讓孫策軍急切之間根本無法將這團徐州軍殲滅。

又衝殺了一段時間,當徐州軍距離廣陵西門不到一里半時,大發雷霆的孫策不顧周瑜反對,又一次率軍親臨戰場,親自指揮這次圍剿戰,決心不給這支好不容易被包圍的徐州軍隊半點逃命機會,周瑜放心不下,只好也跟了過來,免得重傷未愈的孫策又遭不測。

孫策和周瑜抵達戰場時,戰場上的情況還是那副鳥樣,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孫策軍圍追堵截,始終都攔不住徐州軍的撤退腳步,黃蓋和程普等將也多次率軍衝鋒,都始終衝不散這團聚在一起的徐州軍隊,只能眼睜睜看著徐州軍隊一步步向城門靠近。見此情景,孫策大發雷霆之餘,又迅速向周瑜吩咐道:“公瑾,馬上派一隊步兵去護城河邊埋伏,一看到吊橋放下,馬上就放燒橋,絕對不能讓這隊敵人逃回去,一定要把他們殲滅在野外!”

周瑜依令而行,迅速安排隊伍先去護城河邊燒橋,然而讓這些孫策軍士兵喜出望外的是,一直以來算無遺策的廣陵守軍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沒有把吊橋拉起!這些孫策軍士兵也毫不遲疑,先是迅速砍斷吊索,然後刀砍斧劈又縱火,全力搗毀過河吊橋,廣陵守軍在黑暗中發現不對放箭阻止時,時間已經晚了,吊橋上已經燃起了沖天大火了。

偷襲吊橋得手的訊息傳到孫策面前,孫策哈哈大笑,狂吼命令道:“調集弓箭隊增援程普,以弓箭覆蓋陶應小兒的竹矛陣!再命將士全力衝殺,一定要把陶應小兒的這支隊伍衝散和殲滅!”

………………

與此同時的廣陵北門城內,已經不到七百五十人的真正君子軍將士牽馬肅立,等候陶應的出擊命令,陶應則和魯肅在君子軍隊前低聲議論,對西面傳來的喊殺聲充耳不聞。直到章誑派人前來稟報,說是徐盛和章玄率領的徐州軍距離西門護城河已經不到一里,還有西門吊橋已經被孫策軍點火焚燬,陶應才結束了和魯肅的低聲絮絮叨叨,微笑道:“果然燒橋了,孫策小兒胃口不小,竟然想一口吃掉我廣陵軍隊近一半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