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名滿天下的琉球軍再次行動了起來。

這一次,他們不再是被動出擊,而是在秦凌雲的命令下主動侵略。

而他們將要打擊的物件,是一直苟在中華大地西南的大理國。

拿下大理,是秦凌雲所有計劃當中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琉球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環境來看,都不足以支撐他展開心中的報復。

地方小,物產不豐,人口受制約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導致他施展不開手腳。沒有一塊好的地盤,想在將來的數國大戰中取得最後的勝利,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在還是監察御史的時候,他就盯上了大理。

大理身處西南方,比鄰交趾、乾朝和吐蕃三國,雖說海拔較之平原地區要高不少,但也沒到吐蕃那種讓普通人受不了的地步。

再加之其國氣溫四季如春,地勢複雜,許多地方易守難攻,境內民風彪悍,是最好的兵源。

若是輔以商業開道,秦凌雲相信,五年之內,他能將大理打造成一個世外桃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計劃佈置好,軍令下達之後,整個琉球都運作了起來。

海量的物資不斷的從臺南出發,運往交趾。那裡是他們的第一站,他們將以此處為跳板,直撲大理境內而去。

糧草等後勤,全數交給了交趾境內的商人負責。

經過一年的時間,在有心人的引導下。秦凌雲叛國自立為王的訊息不脛而走,尤其是當初秦凌雲帶著一支神秘軍隊出現,打退蒙國。

所有人恍然大悟,那就是秦凌雲的私軍。

在朝為官,居然蓄養一支數量如此龐大,裝備如此精良的軍隊。難怪朝堂容不下他,要選擇叛國。

當然,有心人也沒有刻意抹黑秦島主,流言之中只是說皇帝對他不放心,但又憐惜其才華,這才任由他帶著全家老小離去。

這一點也從事後秦凌雲親自帶著軍隊救援建康府就能看出來,對於乾朝,秦凌雲還是有感情的。

百姓們選擇相信秦凌雲無奈離去的原因,對於秦凌雲他們是從心底的感謝。

官員們則是心裡樂開了花,這個攪屎棍離開了朝堂好啊,至少不用擔心某天這貨又拿出一大沓黑料出來彈劾人了。

商人們對於秦凌雲的離開則是黯然神傷了許久,不過在打聽到了秦凌雲就在琉球后,許多商人暗中出海,前去拜訪。

不為別的,因為他們自從打聽到秦凌雲在琉球,又聽聞沿海一帶的商人忽然之間有了發家致富的跡象。

這兩項聯合之下一思索,便明白了必然是秦凌雲在與他們合作。

無數的商人趨之若鶩的朝琉球出發,想求得與秦凌雲在商業上的合作。

反正朝廷對於秦凌雲也是持著善意的態度,若是能與對方搭上線,憑著秦凌雲財神爺的名頭,想不賺錢都難。

秦凌雲樂得這群商人找過來,親切的接見了每一名上島的人,並與他們進行了友好的訪談。

至於合作,能合作的秦凌雲通通大開綠燈。

在下達攻打大理的命令之前,他還特意招來了一批商人,與他們密談了許久。

發動一場滅國戰,琉球手上現有的資源終究還是不夠,需要引進外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