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一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年的時間,琉球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
這一年,陳虎帶著大軍瘋狂掃蕩整座島嶼。實施秦凌雲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口號,跟著哥,有肉吃。唱反調的,屠刀伺候。
並且在統一了整座島嶼之後,著手佈置建立第二座城池,臺北。
與臺南相互呼應,一南一北,處在島嶼的南北兩邊。
同時,在這期間秦凌雲還命令海軍前往倭國去找傳說中的石見銀礦。那可是最大的財富,丟在那裡放著實在太可惜了。
先將其找出來,然後慢慢挖掘,用以自身的發展。
他有一盤很大的棋,琉球現有的這些財富完全不夠支撐,石見銀山就是他的底氣所在。
琉球只是他的第一步,根基穩固之後,他的獠牙才會逐漸的露出來。
這一年,乾朝內部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陶季輔重新回到朝堂,以首相的身份肅清了無數不和諧的勢力,配合王珏頒佈了無數政令。
這些政令無不表露出這位帝王的雄心壯志,哪怕是得罪天下人都在所不惜。
這個天下人說的不是平民百姓,而是那些讀書人,士紳。
清理田畝,人口,查隱戶,重新釐定稅制,徹底廢除廂兵,實行招募制。
這些種種政令的出臺,無不在表示著王珏的決心。
而且也能從其中看得出,這位帝王有些急了。
經過鐵木真三天破襄陽的一戰,他算是徹底的明白了。什麼窮兵黷武,什麼武人粗莽,全都是狗屁。
是那些讀書人為了襯托出自己的優秀,才喊出的口號。
真當敵人打到家門口了,還不是得靠武人拿著刀槍去守護?讀書人有個屁用,拿著筆桿子能上戰場?
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錢,要人。
商稅固然是增加了國庫的收入,但這遠遠不夠,開源節流雙管齊下,才能讓國庫豐盈。
開源,自然是從那些讀書人、士紳的身上開刀。土地投獻之風首先就得斬斷,本該進入國庫的稅銀被這群該死計程車大夫擷取。這讓身為皇帝的王珏如何能繼續隱忍下去。
還有人口,隱戶的清查也是他的手段之一。秦凌雲說過,人口就是生產力,有了人,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而節流,先將那沒用的廂兵制度廢除,雖說沒有土地分發給這百萬的退役軍人。這些人原本在廂軍乾的就是些匠人乾的活,受上頭的各種剝削。
他們是有手藝在身的,對於這種人才,什麼人最喜歡?
這條政令一下,無數的商人,尤其是接受過秦凌雲指導的商人,蜂擁而至。
邊貿的開啟,如今的市場已經不再是原本故步自封的市場了。
尤其是秦凌雲在琉球得知此事後在背後還推波助瀾了一把,順便也弄了些人口回琉球。
再多的貨物,被開啟的市場都吞得下。
以往限於生產力的制約,邊貿的威力還沒有顯現出來。
此時這百萬人被王珏一道聖旨解開封印,頓時無數作坊在乾朝大地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
有了這麼一番刺激,商業才算徹底的振興。
王珏高坐於龍椅之上,俯瞰著一切。尤其是當商稅再一次大幅度增收之後,他終於明白了秦凌雲當初說的農無稅是為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