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兩萬人的軍隊不多,糧食能得到保障。但箭矢、火藥的原材料、火油、攻城器械等等消耗物資,琉球如何能保證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前線?

這些,就需要商人的幫忙了。

琉球軍冠絕天下,連鐵木真親率的二十多萬蒙人都能打退,區區大理在商人們看來,這項投資是穩賺不虧的。

當初被秦凌雲忽悠到交趾去的那些商人,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大乾最大的一群糧商。

憑著低廉的價格,海量的糧食,迅速佔據了大部分市場。

前車之鑑不遠,如今天上掉餡餅的機會砸在自己頭上,若是還拒絕,那就是個傻子。

一時間,無數的物資鋪天蓋地的從乾朝大江南北運往交趾。

同時,無數的奏摺也紛紛送往了臨安。

王珏是知道秦凌雲攻打大理之事的,走之前秦凌雲就與他交過底。琉球只是暫時的棲息地,他的最終目標是大理。

只是他沒想到這麼快琉球就將之付之於行動了,這一年的時間他對於琉球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關注。

臥榻之側有這麼一個擁有高素質軍隊的對手,他豈會不聞不問。

琉球那邊剛開始有動作,他這邊就立馬收到了訊息。

接著,他又從各地的奏報上知道了秦凌雲的手段,軍需物資全靠商人提供,讓他疑惑的是,琉球不事生產嗎?

若是掐斷了這些商人與他的溝通,琉球豈不是得廢了?

有了這一判斷,他的心中終於有了底氣。

從幾次秦凌雲戰前佈置的手法來看,他的手段無非就是依靠商人支援,事前許諾,事後大家一起分果果。

交趾如此,這次又是如此,上一次打蒙國,是朝廷出的錢。

除了他的兵員素質奇高,這特麼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嗎?

不過他也有這樣的底氣,畢竟人家的戰績放在這,商人們相信他。若是乾朝敢這麼幹,估計能拉來的投資有限的很。

秦凌雲既然將此事幹的如此明目張膽,那就是沒想瞞著誰。

臨安得知訊息後,雪花一般的奏摺齊齊湧向宮中,王珏全部選擇了留中不發。

他與秦凌雲早就約定好了,他打大理乾朝作壁上觀,而作為回報就是秦凌雲繼續幫助乾朝振興商業,讓國庫更加豐盈。

他雖不在乾朝,但影響力卻是不小。這一年間也確實是按照約定進行的,海上的財富源源不斷的湧向乾朝,市舶司收上去的稅收幾乎能抵得上所有稅收的一半了。

而且這個勢頭還在增長之中,若是此事選擇出爾反爾背刺對方一下。不說迎來的反撲,光是對方封鎖了海洋,就夠王珏難受的了。

想要壓制住琉球,就要有過硬的軍事力量。而這,正是乾朝欠缺的。

臨安軍雖說在岳飛姚奇兩人的帶領下逐步成長,但比起琉球,王珏心中始終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