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上空,他為了體驗各種氣流,避開了航線,然後忽高忽低,在茫茫的大海中不斷地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玩得十分過癮,漸漸他又找到了一些讓飛行滑板節省能量的方法,即基本維持反重力懸空的能耗下,儘量根據氣流的波動而起伏前行,好似人們在海浪中衝浪,完全沒有動力,依靠的是海浪的勢力。氣流原理是一樣,掌控好飛行姿態,可以節約30%50%的能量。

海洋中的天氣的確千變萬化。一個上午,就遇見了暴雨、狂風以及雷電和烈日當空。氣流變化和海水或陸地的地勢、氣候等有關聯。但要完全掌控卻是天方夜譚。只能靠隨機應變,以及星兒不斷地記錄經驗,完善各種飛行姿態來適應各種氣流。

滑板靠智慧控制平衡,乘坐者身體控制方向,純機械裝置幾乎沒有。很難有什麼故障發生。除非是微型反重力裝置和電力驅動裝置同時失靈,才可能出現墜落的飛行事故。

即使如此,馬由也會透過降落傘降落到海面或地面。依託次元空間裡的各種交通裝置,以及各種食物,走出困境。因而,滑板成功研製,馬由的個人安全隱患的最後一個短板,基本得以解決。

有意思的是,在各種複雜氣流和各種惡劣氣候下,馬由發現自身處在類似次元空間的隱身下,相當於4米半徑範圍有了一層堅不可摧的保護層,無論風雨還是雷電,都對他沒有影響。

讓馬由對自己的異能,有了新的認識。

自己這些年,只知道修煉,但對自身擁有的能力,卻沒有仔細去研究和深度挖掘。大多是粗淺的運用。

順著這個新的發現,發散思考一下,在遇見襲擊的時候,即刻利用啟動隱身異能,就可形成一圈50.24平方米的安全區域。浩土星上的武器,完全無法攻破這個“防護罩”。

換言之,自己只需要抗住第一波突然襲擊,或者在襲擊發生的一瞬間,立刻啟動隱身,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當然,因為空間阻隔,自己也無法發動反擊。這是一種缺陷,至於這種缺陷是否有改進空間,讓自己能夠由內而外單向物質穿透,形成可以反擊的狀態,就得慢慢去研究和改良了。

但現階段,自己可以透過隱身,快速移動到安全位置,再解除隱身狀態,發動反擊。

以後要重點鍛鍊一下自己的移動速度。想象一下,在發生襲擊時,自己利用隱身快速移動到地方身後2、3公里的安全地帶,憑藉自己的精準控制,可以逐一點名,用狙擊槍消滅來犯之敵。

或者,可利用自己的精準控制異能,將來犯者的心臟、大腦之類的部位破壞,也能達到瞬間擊殺的效果。

這一番聯想,馬由發現自己的異能可挖掘的方面太多了,這些年完全沒有往這方面去思考,而是在那裡不斷推動原始科技的發展。且侷限在自己的公司以內在發展,有點捨本逐末。

當然,人類暫時無法擁有異能,只有當基因進化的功法推廣後,才能自內而外地發展。現階段,還是隻能由外而內,透過科技發展人類文明。

這時,他突然有些理解前世為什麼科技如此發達,但還是有大量的人類不停地修煉,想來人類的高層已經懂得透過族群的進化,獲得更高階文明。而非僅僅依靠科技這種外力。

畢竟前世他還是一個比較小眾專業的科學家,沒有接觸到人類高層。對於整個文明的發展思維,毫無概念。而今生,他必然要帶領浩土星人類走向宇宙。就不得不提前做好文明發展路徑規劃。

當然,現在思考這些,還為時太早。連藍星集團都還處於猥瑣發展階段,隨便一個大點的國家力量,也可以讓自己手足無措。因此,如何推動人類發展這一類戰略性問題,以後再思考不遲。

馬由在南海上空隨波逐流,利用氣流衝浪時的思考,無意中讓自己的心境又提高了一籌。這對於他日後的修煉,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