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機整體自重為6.9噸,其中電池組就達到了1.6噸,有效荷載為1.2噸。若以前世科技看,完全是一個玩具。但在今生,已是非常了不起的運載平臺了。

這段時間,馬由除總裝這架穿梭機外。還抽空深入挖掘自己的各項異能。其中精準控制異能達0.1nm級操作,之前他只簡單作為各種精密加工、精準裝配功能使用。

有了前段時間對異能的思考後,他在之前用化學和生物工程等方式合成的特殊生物晶片的技術上,更進一步。透過精微操控能力,人為編輯了特殊蛋白質的DNA,從而形成一款全新的生物晶片。最終由這些生物晶片組合成全新的生物電腦。

大小隻有煙盒大小,但計算效能和儲存容量,卻比之前的一代生物電腦提高了20餘倍。加之沒有了傳統電源、機械和電路等,第二代生物電腦已升級為生物智腦。

馬由研發出第二代生物智腦後,就安裝了一臺在穿梭機上。讓穿梭機可以隨時成為無人機。

也就是說,一旦發生萬一狀態,比如駕駛員昏迷無法操控穿梭機時,生物智腦可以自主完成所有飛行動作,將乘客降落到安全地帶。

當然這僅僅是最基本的功能,還有智慧檢測、處理各種飛行姿態、收發各種資料等。有了生物智腦,穿梭機上很多檢測輔助裝置都可以省略,只需佈置各種感測器,吧訊號傳送給智腦,它就可以自主分析判斷。

這樣也間接滿足了馬由一直以來強調的一體化、零配件簡約化的設計理念,裝配難度也大為減小。並能減輕一些自重。

當然,更主要的功能,可替代人類進行首飛和各種飛行測試,以後也能完成各種無人飛行任務。給馬由節約大量的時間,減少風險。

在馬由完成穿梭機的總裝同時,智慧裝配線已組裝好了2顆衛星以及配套的3套衛星地面接收及指揮裝置。

馬由準備將這3套裝置,分別安裝在京城、英國、和南半球的莫三比克。這樣就形成了東西和南北都有衛星接收及指揮系統。當然,一旦馬由發射的衛星數量足夠,就可以在太空中自行組網。屆時就無所謂東西南北,都能順利接收到衛星的資訊。

第2代新型飛行滑板也已完成。這天週五,馬由以在家做實驗為由,提前告知了安保隊員不要打擾他。

深夜他隱身飛出了京城。這次使用的新型滑板,速度快了3倍多,40分鐘就抵達了南越順化那座變電站。

他要在這裡為穿梭機完成最後的充電。

用熟不用生嘛,這個地方比較偏僻,因為南越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夜裡的電力供應還算穩定。

耗費3個小時,將穿梭機的電力全部充滿。補充了40萬度電。雖並非很值錢,但現在京城的電力供應比較緊張,在總部若充這麼多電,還是有些不妥。

飛行滑板的電力和備用電池組都是充滿的,他今天要飛往莫三比克和英國安裝衛星接收及指揮系統。順便也對新型飛行滑板進行遠距離飛行測試。

從南越直飛倫敦,正常飛機的航程約1萬公里。

但馬由無需像民航飛機那樣,要繞開一些敏感空域或國家。他最佳化後的航程僅有8680公里,若以平均3馬赫的速度飛行,不用3個小時就能到達。

這完全在馬由可接受的範圍。不過,飛行中途需要找地方著陸,更換一次電池。這個缺點,也是沒有辦法,除非電池技術再度升級。加大電力儲存量。

剛要起飛,馬由突然改變最短距離飛行的航線計劃。他準備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飛行,順道打撈一些沉船。這樣的飛行因不時出現驚喜,不會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