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混動航發(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我們暫時沒有規模化生產,若全面開工,每架飛機的製造週期,平均可縮短到2個月。畢竟我們的生產線上,運用的智慧機械是全世界最多、最先進的。而且我們的生產工藝設計,充分利用了物聯網技術,是最符合智慧總裝線,本身效率和品控就較其他廠家先進許多。”馬由這一點是認同的。雖說汽車總裝車間是第一個全面採用工業智慧機械臂,但飛機公司因建造較晚,裝置基本上是一步到位。總裝一架飛機的人工只有國外同行的三分之一,這還是為了培養人才,才安排了這麼的崗位,將來還會繼續減少。最終可以達到國外飛機公司的1/5,甚至1/10。
“所有車間都開始生產了吧?”
“是的,每種型號的運輸機我們安排了3架同時生產,公務機則開啟了全產能。”
“運輸機都有訂單的嗎?”
“有關部門每種型號各採購了一架,估計是拿回去作為基礎平臺,進行實驗性二次開發、改造。一旦摸索成功,就可能大幅度增加訂單。”
“哦,另外的6架運輸機呢?”
“暫時作為樣機,客戶來了可以試飛,但不排除很快有訂單過來。主要是我們沒有怎麼宣傳,這次航展也沒有亮相。”
“訂單嘛……”馬由這時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準備抽時間論證一下。腦海中讓星兒記錄下來,並收集相關資料。
視察完航空產業園南區後,馬由一行人乘直升機飛往30多公里外,位於雙流航空港內的藍星航空產業園西區。
“第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其中包括兩條共計設計年產能為120架的總裝生產線、10座相關配套生產車間、飛行員培訓基地、以及維修中心。與此同時,藍星集團與五津影視城一側的航校達成了合作,成立一家直升機俱樂部。”
直升機公司總裁丁玉成彙報到。他負責的這家公司,產品是最早投入實際使用的。現在已有5架在藍星集團內部,以試飛的幌子正式使用。
西區主要功能是直升機研發和生產。現在3款常規重型直升機和一款公務型直升機,在國內的飛行測試初步完成。正在走適航證程式。
“直升機俱樂部報名的人多嗎?”馬由問到。
“不算多,只有警方、消防、軍方等部門共計50人。一方面是宣傳不夠,主要還是國內私人飛機市場沒有啟動。”丁玉成有點奇怪,董事長的思維跳躍得比較遠,怎麼關注的重點是飛行員的培訓問題。
而馬由心裡想的是另外一回事。一個國家的空中力量是否強大,不能只靠部隊系統培養。若數量龐大的普通民眾,平時愛好甚至熟練駕駛飛機,緊急狀況時、或戰時他們就是最合適的空軍預備役。
另外,他對前世的512地震,印象非常深刻,心中更是極為重視。雖不清楚這個時空是否重現,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屆時擁有大量的直升機,對災區的救援,作用會十分巨大。
當然他也不能確定是否會發生同樣的災難。現在這個時空,本來就有一點細微的差別。近些年,因藍星集團的壯大,蝴蝶效應將更加明顯。比如剛過去的5月,前世那個流氓國以誤用了舊地圖這麼荒唐的理由,非法轟炸事件,這一世目前暫未發生。
馬由那幾天可是動用了所有的偵測資源,對那些流氓國的軍事行動,進行了全方位的監控。
他原本計劃,一旦那架B2還是要去執行轟炸任務,懸在他們頭頂的穿梭機,就會將這架飛機上的所有導彈,發射出去,目標則是附近的米軍基地。擁有超前數百年的感知系統,接管一架轟炸機的操作和導彈的重新鎖定,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喜歡腦域科技樹請大家收藏:(腦域科技樹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