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首屆畢業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藍星大學暑假比馬由任職的山村學校晚了10多天。馬由巡視完蓉城汽車、航空公司、滬上造船廠等幾個城市的產業後,又趕回鷺島市。
今天,藍星大學召開了首屆碩士、博士畢業典禮。這是藍星集團歷史極有意義的一個日子。
馬由剛才已演講完畢,現端坐大禮堂的主席臺上,面色平淡,眼光卻掃視著臺下近萬名畢業和觀禮的學生,以及應邀參加畢業典禮的家長們。今天有2400多名完成學業的碩士、博士們,佔了首屆學生比例80%。他們今天都興高采烈,身著專門定製、藍星大學專用的“青衿禮服”,在禮堂的前幾十排就坐。
“青衿禮服”設計靈感源自《詩經·鄭風·子衿》,有詩句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詩註疏》解釋:“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由於該詩描寫的是周朝學子的服裝,因此“青衿“代指周朝國子生,此後也成為歷代學子們的制服。直至明清,都還保留這種禮服的制式。明程登吉《幼學瓊林·衣服》中雲:“布衣即白丁之謂,青衿乃生員之稱”。
碩士、博士,乃至將來還要擴招的學士,禮袍主體都是青白兩色的搭配,款式和色彩沒有區別。只有V型領口飾條色彩,完全不同。博士是紫色底、繡金色藍星集團的十字芒星圖案,代表尊貴、頂級;碩士是白底,純潔、光明、充盈的本質,同樣金絲刺繡圖案;將來的學士是綠底,象徵著生機勃發的春天。也是金絲刺繡。
禮帽參照“烏紗禮帽”,變異、美化。帽簷的色彩對應禮服的色彩制式,區分博士、碩士和學士。
現在,400多各導師名下的學生代表,滿懷喜悅地排著隊,緩緩走上主席臺,接受校長王亞洲率領的幾名副校長,頒發給他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畢竟一次性畢業了2000多名畢業生,若全部都上臺領取證書,那將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時間。所以今天上臺的,都是每一名導師,出一名學生作為代表。
臺下所有人,無不是熱切的眼神,觀看著主席臺上正在進行的最後一個儀式,他們內心充滿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馬由這時也和大家一樣,心情非常激動。今天獲得了2400多名碩士、博士生人才。關鍵是以後每年都會有超過這個數量的畢業生,他們大多會進入到藍星集團工作,人才梯隊終於完全閉環,可源源不斷輸入。
這一批畢業的博士生有800多名,除55名自主就業外, 其餘全部留在了藍星集團旗下的研究院、企業。
1600多名畢業的碩士中,1100名全部選擇了繼續深造、攻讀博士。約500名因家庭經濟條件欠佳等原因,選擇了就業。其中有400多名選擇進入到藍星集團工作,只有約100名流出。
藍星大學對學生的補貼雖高,但也僅僅是讓學生們有豐厚的生活條件。困難學生雖說可以每個月節約幾百元補貼家用,但不能徹底解決這些困難學生家裡的困難。
創辦藍星大學時,他就有這個預期,人才不可能都留下。雖然不介意,馬由還是想弄清楚這些流失的博士們去向。
“離開藍星集團體系的55名博士、100多名碩士,他們的去向你都清楚嗎?”馬由側身向陪同他觀禮的學生工作部部長問到。
“有20多名博士去向清楚,他們的家族有自己的企業或科研機構。另外30多名沒有掌握具體情況。我親自找他們談過話,但都語焉不詳。那100多名碩士,我也安排學生工作部的同時談過話,其中同樣是有30多名回到家族企業中,另外70多名去向不明。”
馬由微微點頭,估計這部分人被國家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挖走了。又或許出國留學了。但這種情況的比例不會太大,畢竟藍星大學代表了世界最頂級的教學環境,同時還提供了畢業生進入藍星集團的良好工作崗位。
“星兒,人才跟蹤系統有這些人的去向記錄嗎?”
喜歡腦域科技樹請大家收藏:(腦域科技樹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