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首屆畢業生(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式轉子發動機技術,集渦槳發動機的低耗油率和渦扇發動機的高飛行速度於一身,是新一代商用飛機及軍用運輸機,實現節能低碳目標較佳備選動力,正是因為其巨大節油潛力與槳葉外圍無罩的結構特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航發公司重新重視,並投入資金開始研究起這種技術。
另外一條技術路線,是類似齒輪傳動渦輪風扇(GTF),不過材質、發動機構架及氣動設計等,都還需大幅度最佳化才可取得成效。
這次的研討會,確定了第3代航發的技術方向。雖說是技術路線,但其實也是圍繞馬由剛才會議中,確定進入國際市場的戰略而制定的。用2R和其他發動機公司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先行一步,讓他們無路可走。
雖說馬由無法阻止這些西方國家悄悄在軍用航發上侵權,但在民用航發市場領域,這些流氓暫時還不敢公然破壞規則。
當然,這次研討會不是一蹴而就。研討會相當於先“民主”,之後,馬由還將按提供整套技術總綱給研究所。讓他們消化後,細化為具體技術方案和設計圖紙,這就是“集中”。如此的辯證方式,是藍星研究體系,一種慣用的策略。如此方式可讓專案的科研程序,效率更高。
就在馬由呆在蓉城,視察飛行公司等企業時,克里斯蒂安則帶著歐洲的車企訪問團,乘坐一架藍星飛機公司製造的豪華公務機,在廣闊的華國大地上穿梭。3天時間,陸續參觀了藍星汽車在江城、滬上、鷺島等地的汽車工廠。
他們還參觀了藍星弘崆晶圓工廠的晶片製造、特種金屬材料工廠、電腦生產、光學及影像器材等多少和汽車配套產業相關的企業。最後,還參觀了蓉城、金陵兩座軟體孵化園。
關於軟體業,各家車企都早知道這是藍星集團起家之本。但看了如此集中、規模宏大的軟體產業孵化園後,也不禁愕然。如此人力高度密集型的產業,歐洲無論哪個國家,都無法學習,更談不上追趕呀。
到此,歐洲車企參觀團對藍星集團的規模、生產能力和高科技研發能力,有了更加直觀認識。尤其是他們還親身體驗了這個世界最豪華的公務飛機、絕無僅有卻十分炫酷的涵道風扇直升機後,對藍星集團在發動機領域的研發能力,感到更加的震驚。
小金人為標誌的2R豪華轎車,之所以排名全球頂級豪車前列,其兄弟公司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擁有極為雄厚的技術沉澱,兩者不無關聯。寶馬也是如此,他們原來就是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公司。眾人因此更加堅定了和藍星集團合作的想法。
當然,他們還是很擔心藍星汽車的競爭力。可這是無法阻止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多引進藍星汽車的技術、產品、生產線,才也可能守住之前他們佔據的市場。這幾乎是藍星集團的一個陽謀,明知要給藍星集團送“保護費”,還不得不遵從。
眾人將幾天在華國的所見所聞,彙報給他們背後的車企後,那些傲慢的董事們,終於統一了思想,同意他們儘快與藍星集團達成各種合作。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雙方都願意合作,幾輪談判下來,所有車企或多或少都達到了目的。
有些車企擴大了引進藍星汽車發動機、變速箱、電子安全裝置、液晶儀表臺、導航儀等部件的購買種類、數量。還有車企達成引進一些小排量發動機、渦輪增壓、多級自動變速箱、柴油車尾氣淨化等技術。
當然,他們最想引進的是幾乎無人的超級智慧總裝線,但這個要求藍星集團以正在實驗,技術不成熟等理由謝絕。幾家車企無奈退而求其次,只得引進了多種子車間零部件的生產線、生產裝置和檢測儀器。
藍星集團的汽車產業,因此再度擴充套件了在歐洲的業務範圍,初步確立了頂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行業地位。這也是藍星汽車的一種策略,整車產品在國際市場佔有率偏低的當下,透過高階零部件的出口,也能擴大品牌影響力。
華國汽車消費市場剛剛興起,高階車型的消費能力很有限。透過出口汽車零部件,填補產能不足,算是一種不浪費產業能力的方式,同時還是有不菲的利潤。何況時間長了,這些歐洲車企就可能長期依賴藍星集團的技術了。
這一套做法,之前西方、倭國等企業常常用在華國的本土企業身上。現在也該藍星集團反過來薅一下他們的羊毛了。
一旦國外車企嚐到甜頭,若與國內車企一樣,將來廣告要說明“採用藍星某某技術”為榮。屆時,馬由的溫水煮青蛙的戰術就成功了,藍星汽車或零部件,將全面進入汽車行業各個角落。
就好似德國的博世等零部件企業一樣,他們沒有自己的汽車產品,但全球大多數汽車上,都有他們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