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智慧工廠(2)(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可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涉及到智慧控制系統、厘米級的衛星定位系統、防撞系統、雷達測距系統、各種感應系統……等技術組合而成。馬由自然不會開金口,即使克里斯蒂安,也說不清楚這裡面所蘊含的所有技術。
出於禮貌,眾人只得傾聽馬由正在介紹的其他內容,但他們心裡都是癢癢的,無奈馬由好似知道他們所想,就是不介紹這個智慧物流系統。
佔地8平方公里的宏大廠區,十分廣闊。蓉城已初夏,各種植物十分茂盛,大型喬木如森林般,掩映了本就隔音極佳的車間。廠區內交通均為電動車輛,沒有了機動車發動機的轟鳴,顯得十分寧靜、整潔。
廠區優美典雅的環境,好似一座大型公園一般,完全沒有一個重型工業廠區的味道和模樣。
歐洲地廣人稀,城市規劃是大疏大密。郊外是大片森林或公園,而極高密度、擁擠的城市裡面,因接到狹窄,反而沒有什麼綠化景觀。
而華國人多地少,城市建設都是見縫插針種植各種喬木、灌木以及花卉。所以從現代住宅小區、現代工廠廠區等內部看,華國反而更漂亮一點。雖說是見縫插針、無奈之舉,但也體現了華人的智慧。規劃是馬由和星兒親自制定的,這時星兒體貼地在馬由腦海中,開啟了3D導航,以及對應的介紹資料。所以他車輕熟路,邊走邊給訪客們介紹廠區的各種情況。
不同車的其他人,也透過電瓶車上安裝的工廠內部通訊器、擴音擴音,聽取馬由的介紹。
走過約2000米林蔭大道。視野陡然開闊,引入眼簾的是一組巨大的太陽花般的建築,有9座子建築圍繞中間龐大的主體建築,子建築和主體建築之間有玻璃連廊連線。
車隊在邊沿處一座子建築門口停下。馬由沒有先讓大家進車間,指著建築的玻璃幕牆介紹道:
“我們公司的所有廠房,都有嚴密的節能設計。外立面安裝是弱光發電玻璃,屋面則是光伏發電裝置。這樣的雙層材料結構,既給建築保溫隔熱、又是能源自我補充的一種措施。建築屋頂結構層上還有2m的吸能層,將工廠內大量裝置的熱量吸收,最終轉換為電能或者生產所需的熱能。我們將這種節能建築,稱之為可呼吸的建築,這種技術目前只有藍星集團投入到實際運用中。”
“所有涉及到耗電巨大的裝置,都有負能設計。總體上,我們工廠的用電比傳統工廠節省6070%。在鷺島的藍星工廠,因為有海面的風力、潮汐能發電和光伏等綜合利用,能源不僅可完全自給,還能反哺給市電部分。這裡是內陸城市,風力、潮汐能缺乏,暫時還達不到零耗電、負耗電,甚為遺憾。”
眾人看(聽)著馬由認真地凡爾賽,緊咬牙床,狠不得來上兩拳,太……刺激人了。這麼先進的建築,聞所未聞,還遺憾!
看著龐大的建築群,這種從未見過奇怪的車間佈局,眾人更加迫不及待,想解開這些謎團。
下車後,按馬由的指引,從側面一道小門進入車間內部。他們看見另一側的貨運大門,正有一串拖車在卸貨平臺,由機械臂將這些貨物卸在自動傳輸帶上, 輸送進這座車間內。
參觀人群在隔離間更換了專用防護服,並經過3道除塵、除靜電及消毒等程式後,才進入到車間內部人行通道。
即使如此嚴密的防護,人行通道還是被密閉的玻璃將傳送帶隔斷,傳送帶上的零部件已經拆去了包裝,只見一隻只前大燈形狀的零部件,正緩緩排隊進入一臺檢測儀內部,不到10秒鐘從檢測儀另一頭出來繼續往前傳送。傳送帶上下左右都有吸塵裝置,不斷將拆除包裝時,遺留的塵埃清潔。
“這是汽車總裝前,工廠對零部件件質量檢測工序。大家可以透過傍邊的顯示屏,看到各個零部件的所有技術引數,若有不合格的部件,則儀器頂部的紅燈將閃爍、併發出警報聲音。這時會有鐳射標識對映在這個零部件上,機械臂自動找尋到將這個不合格的部件,並移出傳送帶。這整套檢測程式,只需2名技術員在那邊即時監測。”馬由指向不遠處的一座玻璃隔間說道。
眾人聽到這個介紹後,紛紛緊閉雙唇,嚴肅地跟著馬由沿著人行通道繼續跟隨傳送帶前進。
10分鐘後,視線開闊許多,進入了一座子車間內。大家看見大燈傳送到這裡後,左右轉了90度,向兩側輸送過去,到達一個個停放有轎廂的裝配線邊的工作臺停下,被機械臂靈活地抓起,又轉個角度直接延伸到轎廂前部的引擎蓋兩側,安裝上去,機械臂上同時伸出檢測探頭,通電檢測結果正常,才進入下一道工序。
喜歡腦域科技樹請大家收藏:(腦域科技樹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