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最著名的私人飛機制造商是灣流宇航公司。不過現在他們還只是灣流公司,明年才會被通用公司收購,並在2001年合併其他幾家飛機公司,組建灣流宇航公司,從而在私人飛機領域全面爆發。

灣流公司剛完成灣流V的研製。

這是世界上第一架超遠端公務機,在“灣流”IV型基礎上加長2.13米,採用新型機翼和尾翼,不經停航程可達12000公里。1995年11月28日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去年4月獲得米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

故而現在全球私人飛機市場的競爭還不算激烈,藍星航空的豪華遠端私人飛機面世,將會借2R、紅旗和藍星超跑積累的高階客戶群,以及藍星集團在科技界樹立的口碑,迅速開拓市場。

馬由自己也準備只乘坐藍星航空生產的飛機。他的座駕,就是最有力的廣告手段。世界首富都不擔心安全問題,你叫什麼勁。何況,馬由對飛機的安全設計,本就極為重視,有許多超前的構思,比其他任何品牌和型號的飛機,都要安全。

巨大的引擎轟鳴聲陣陣響起,第一架飛機開始在跑道上滑行。指揮塔大螢幕上,各種資料閃爍更新,各種圖表、曲線也形象展示出飛機的狀態。

看了一會,星兒就已分析出和設計指標吻合,馬由心中也有數了,他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守在這裡,給航空公司的工程師們鼓勵一番,便離開了航空產業園區。

歡樂總是短暫的。國慶假期一晃而過,馬由和家人乘車來到南郊藍星航空產業園實驗跑道,《藍星1號》已轉場到這裡。以後在蓉城起降就更方便了,而且這裡有航空公司的各種裝置、儀器以及車間,便於檢測、維修。

馬由的《藍星1號》專機,其實已經過多輪改裝,只剩下機體外殼是原裝的,準確講外殼都經過了加固處理,除了外形保持不變外,內部的結構早已替換成全新的超輕高強合金。

連表面塗裝,都是藍星材料研究院研製的一種更適合空氣動力學、風阻極小、更防冰、隔熱、耐腐蝕、耐磨和耐溫差的飛機專用奈米有機矽塗料。整架飛機塗裝下來僅100公斤,十分堅固,保用期可達15年以上。

除外殼外,其他的所有裝置、發動機、液壓系統、飛控系統、電池組、通訊等都已陸續更換成馬由在實驗室裡,精心研製出來的零部件。

就連起落架等活動零部件,以及窗戶玻璃等易損件,都換成了實驗室裡製備出來的特種合金,強度大幅度提升,總體重量卻依照原機減少了20%。飛機的飛行速度提高了30%、耗油量減少了25%。

其實改裝飛機比新造一架飛機的難度更大,所有替換的零部件都要在最佳化的基礎上,符合原有整體設計的各項技術標準。這讓設計師總是縮手縮腳。

將家人們送回滬上市,他安排好安保車隊送家人回家。自己沒有停留,繼續飛往鷺島市。

靜下心來,在藍星大學給他的研究生們,集中上了3天課,馬由就鑽進了材料研究院。

有段時間沒有回到材料言的地下實驗室了。

他沒有急著投入研究工作,而是透過書房中一道隱秘的書架,進入電梯,直接下到負三層。這部電梯標誌只有負一層,即使被人發現了這個隱秘的電梯,也無法透過人工智慧控制的門禁系統。馬由每次上下,都是由星兒的直接聯通人工智慧,無聲無息指揮電梯的執行。

建設材料研究院時,總體規劃是根據這裡的原始地形,結合海堤,將自然地坪抬高一層,形成了負一層空間。區域性窪地則建成了負二層。近幾個月,智慧建築機械和建築機器人,不僅將負二層擴大到基地面積範圍,還繼續往下挖出了負三層。且負三還突破了陸地範圍,進入到淺海水面之下。

同時,還配套了秘密潛艇船塢和水下碼頭。這樣的潛艇碼頭,分別在莫三比克、爪哇農場、原點島等三處都在建設中。

這是目前階段,解決國內實驗室基地與海外三個基地之間,相對最合適的秘密運輸方式。雖說馬由親自用次元空間運輸,既省時又省錢,但他不可能整天充當運輸隊長。

要整合海外基地與國內基地,就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運輸體系。常規的貨運船舶也正在建設中,但這是明面上的交通系統。

各大國的衛星已逐漸氾濫,傳統的遠洋船隊,無法躲過有心人的衛星探測。他雖有技術將貨輪全部打造成隱形艦艇。但一方面成本較高,另外一旦大規模使用隱身技術,船隊上五湖四海招聘來數量龐大的船員,很難做到保密。

未來會有一些重要的裝置、原材料和秘密產品往來這幾個基地。為以防萬一,必須採用隱秘的運輸工具。一旦全面開發海底礦產資源,在不想過早暴露實力時期,也需要一支隱秘的運輸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