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即將開幕的科技成果交易會,我們還會加大對外輸出技術的力度。今年主要是移動通訊產業,要讓華國更多的企業介入,迅速佔領全球市場。還有,代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資訊產業,我基本完成引領國內產業鏈從無到有,已佔全球大半壁江山了。另外,在超級計算機、高階機床、光刻機、數碼影像、汽車……等很多領域也都是為國家建立產業鏈。換家企業,不會有我們這樣的覺悟和奉獻吧。”

“下午我也給你們說到了公司終極發展方向,一旦國內的工業基礎、產業鏈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我就會將藍星集團逐漸轉型為技術***公司。這樣和外界的瓜葛就會少許多,有利於我們專心致志搞科研。生產環節的利潤讓出去了,麻煩也同樣讓了出去。”

航天、自衛、能源、新型材料等領域,馬由是一直不會放手,但他不會給任何人坦誠終極計劃,包括家人。

……

最終,馬由還是沒有給外公承諾什麼。

他雖很享受長輩的嘮叨,也知道哪怕是觀點有些不同,只有親人才這樣掏心掏肺為你好,給你建議。但他更清楚,有些事情,企業身份去做嘗試,才不會給國家增加麻煩。

他無法給外公講這些,畢竟很多事情,只能做,不能說。

第二天,馬由帶著外公,來到蓉城南郊的藍星航空產業園。觀看藍星大型運輸機樣機的滑行試驗。

現在藍星地產集團的工程管理能力十分強悍,合作的施工單位也因資金到位,效率極高。加之藍星集團提供了大量的特種建築機械,年初才上馬的航空產業園,幾個月就已見雛形,完成了第一期建設。有2個大型總裝車間竣工,開始生產。

新建的實驗跑道有3500米,包括安225這樣的超大型飛機非滿載情況下(要4500米),可滿足絕大多數飛行器的起降。

在產業園停車場下車,換乘園區電瓶車通勤車,來到實驗跑道外側。只見這時停機坪上,已有4架不同型號的飛機,正排隊準備進入跑道。

其中三架是大中小三種型號的運輸機,造型都十分霸氣,圓潤瑣大的機腹,顯示出其超大的運載量。另外一架則風格相反,極為科幻的流線型,整體十分輕盈、炫酷。這是豪華私人飛機的原型機,是對標灣流一類的私人飛機。

停機坪還有3架藍星直升機,也是下線不久,作為測試機。

“我們還是到指揮塔去觀看吧。”馬由帶著外公看了一會飛機的外形會後,第一家運輸機已啟動引擎,聲浪陣陣襲來,非工作人員之間交流都比較困難了。

“你們不到一年時間,就研製出3款直升機、4款噴氣式運輸機,效率也太高了吧。”進入到指揮塔,看著忙碌的工程師們,外公輕聲感嘆到。

平時聽馬由介紹,沒有直觀概念,這兩天看了藍星汽車的展廳,現在又看到飛機樣機,很是震撼。

陪同參觀的固定翼飛機專案總工程師萬鵬講解道:

“我們藍星集團在開發大型專案時,大多采用成本換時間的方式。比如剛上馬噴氣式固定翼飛機,就同時研製了4架不同型號。且在生產線上,還在生產另外幾架備用樣機。計劃透過多架次來進行試驗飛行,縮減試飛的時間週期。”

這也是無奈之舉,現代飛機的結構越來越複雜,包括數十個子系統、數百個機載裝置、數萬個零部件、數十萬個元器件。

機載系統軟體的程式原始碼,就高達百萬行甚至千萬行(米國F22戰鬥機的軟體程式原始碼為400萬行,而F35的軟體程式原始碼則達到了1900萬行),要想把這樣複雜而龐大的系統整合在一起,還要保證安全可靠,試飛的規範程度、難度都遠遠超過之前。

&nbsp

1秒記住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