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看看時間,還有80分鐘時間,時間足夠。

他還是按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習慣,先在腦海中,對作文進行了構思,在草稿上做出了提綱,強悍的記憶和思維能力,時間僅用了5分鐘。

腦域開發已經達到了15%,大腦高速執行下,5分鐘已可完成數萬字的文章,去粗取精概括到大約2000字,並考慮了語法和文字的優美,又耗費了5分鐘後,馬友才開始動筆。

一年來高強度的學習和鍛鍊,雙手已恢復了些許肌肉記憶,他使用任何工具都比常人要迅捷,使用最原始的鋼筆書寫,速度可超過熟練文員電腦輸入,全力書寫下,大概每分鐘可達600700個華文,為了不太引人注意,他壓低了書寫速度,力求文字更加優美。即使如此,也達到了每分鐘100字的速度。

“吉尼斯世界紀錄”是在德國漢諾威市舉行的第43屆“國際速記大賽”,一位來自捷克的女秘書,在電腦鍵盤上以平均每分鐘準確無誤地敲下807個鍵的驚人速度獲得打字組的冠軍。可那是字母,馬友書寫是華文,筆畫多了幾倍。

作文用了洋洋灑灑2000字來闡述他的觀點:

“強大的華國是不是世界的威脅,而是浩土未來的希望。浩土文明邁向浩瀚宇宙,離不開唯一留存5000年曆史的華國,而深厚的地內文明,是走向地外文明的必然生存條件。”

馬友開章明義,丟擲了自己的論點,估計從星際文明這個角度為題材的作文,全國僅此一人吧。

馬友從幾個方面論證了他的觀點:

“華國5000年連貫的歷史,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沉澱。誕生了數不甚數的科學家、天文學家、地質學家、藝術家、哲學家、思想家。諸子百家推動了華國文明的進步,也帶動了浩土其他地區文明的發展。在這個星球保持了幾千年的領頭地位,透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相容幷蓄其他文明的精華,同時毫無自私地傳播文明,而非掠奪和消滅其他文明。”

“幾千年中,華國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明成果,諸如《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傷寒論》、《營造法式》、《授時歷》、《天工開物》、《墨經》、《考工記》、《水經注》……,浩若繁星的著作囊括了數學、力學、物理、化學、農學、地理、天文、醫學以及文學藝術。製作了無數精密儀器如地震儀、天文儀。還有四大發明。”

“可以說,華國在文化體系、哲學體系、自然科學體系方面,幾千年引領人類共同進步、並將繼續影響世界文明發展。這是文明立足宇宙的根本和文明底蘊。”

若展開描述華國曆史上對人類的貢獻,就算是概述也需要一本書來描述,所以馬友只列出了幾個著作的名稱,一筆帶過。反正批改語文試卷的老師也有一定的知識沉澱,知道他作文所表述的意思就可以了。他對第一段文案進行了一個小結:

“在浩土星球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可以替代華國。”

緊接著,他從語言和文字方面,進行了描述。

“華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有邏輯的語言文字型系。”

“文字和語言是宇宙文明的重要工具,也是一個文明發展的具體表象。文字和語言的邏輯以及先進性代表了這個文明是否有發展的潛力。而華文具有23維文字特徵,在未來電子科技特別是軟體開發、人工智慧方面將產生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替代英文成為主要的計算機語言,從而改善及彌補現在單一26個英文字母基礎,簡陋的一維文字組合的程式語言。”

“華文是象形文字演變而來,比較字母文字而言,邏輯聯想、內涵和包容性十分強大。語法更是歷經千年不同文化的淬鍊。作為華國人,我們不應妄自菲薄,不能因近代暫時落後,提出改革開放學習國外先進技術,而本末倒置,放棄自身的優勢。一旦華文的程式語言出現,將必然打破現在落後的二進位制程式設計方法,使軟體產生革命性、跨越式的進步。”

這個段落,他進行了大膽的預測:

“由於華文的大量運用,必將成為全球文學、藝術、科技的主流語言,為人類的高速發展最終走向星宇,奠定堅實的基礎,甚至在將來的某一天,浩土的母語將由華國語言體系來進行統一。”

接下來,他又從人種方面進行了論述:

“華族幾千年多民族融合,基因不斷進化改良,且擁有繼續大幅度提升的潛能。一個星球的文明進步,種族的基因潛力是根本,是在浩瀚宇宙、繁若藍星的文明中,得以保留並高速發展的重要基礎。”

歷史底蘊、語言文字、人種基因三個主要文明指標論述完成後,他進行了整個浩土文明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