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空氣的概念。

這裡的空氣,解釋的還很模糊,主要用陰陽之氣來解說,至於氧氣、氮氣、二氧化碳那些,是肯定不可能出現的。

畢竟基礎化學元素還沒有發現,顯微鏡也沒有被髮明出來,人類根本不知道還有微觀世界。

崇禎也沒有說什麼,用陰陽之氣來解釋就解釋吧。

對於古人來說,要解釋空氣,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得一步步來,急不得,只要不影響蒸汽機的建造就行。

四、真空的原理。

古人是沒有真空這個概念的,這裡的真空是穿越者張晨提出來的。

這一點的疑問是最大的,因為沒有真空這個概念,就沒法做實際研究。

就像人類腦海中沒有四維空間的概念,是無法想象四維空間是什麼樣子的。

皇帝給王徵的手稿裡說真空是沒有任何空氣的。

並且將製造真空的方法也說了。

王徵實驗也做了,然而在理論上還是無法想明白。

這個在21世紀的人來看很簡單的東西,其實在歷史上也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五、槓桿原理。

這一點很好解釋,其實在古代的中國,人們早就知道槓桿原理了。

並且數學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崇禎看完之後,覺得很滿意了。

王徵在這份彙報中,把各個概念已經解釋得非常詳細,並且列舉出了大量實驗案例。

除了真空以外。

見皇帝看完後,臉上露出了微笑,王徵舒了一口氣。

“朕上次給你的圖紙,你把東西造出來了嗎?”

“造出來了,陛下這邊請。”

王徵引著皇帝,進入隔壁的屋子。

這屋子裡有一個大的銅缸,下面用磚頭砌起來的爐子,爐子還用水泥密封了。

在銅缸上,還製造出兩個孔,孔被金屬蓋扣押著,蓋子上面打了蠟,是為了密閉空氣。

銅缸還延伸出一根長長的管子,也是銅質的,和製造銅壺的出水口的工藝一樣。

好了,就是這個東西了。

什麼?

這個東西能製造出蒸汽機?

能!

初代蒸汽機!

蒸汽機本身經過了好幾代的衍化。

張晨不可能一過來,立刻就搞出瓦特版的蒸汽機。

“你們一直疑惑真空?”

這時,方以智出來,他說道:“是的,臣等一直無法想明白,何為真空,臣看不見,摸不著,還請陛下明示,以教誨臣等。”

如果僅僅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古人可能還真會將真空理解為充滿了真氣的空間。

如果從哲學的角度來觀察,古代認為,看不見的就是空無,那可能就是真空。

皇帝見方以智出來了,說道:“真空其實就在你眼前了。”

方以智大聲說道:“哦,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