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故地(少年篇)(第3/3頁)
章節報錯
“那位仙長是何模樣,掌櫃的您是否記得?”陸瑾年又問。
這可是將掌櫃給問住了,旁人他或許沒多少印象,但那是修行的仙人,掌櫃的記憶應當頗為深刻,只是過了一個多月,略顯模糊。
掌櫃回憶起那位仙長:“仙長的容貌,小老兒記不太清了,不過小老兒記著,那位仙長腰間掛著個紫金葫蘆,想必是法寶一類的器物,應當值不少錢。”
紫金葫蘆?陸瑾年眉梢微動,似乎知曉此人的身份,卻不再言說,待回到房中後,對顧憶之說道:“你的兄長應是拜入了靈寶上人門下。”
顧憶之愕然:“先生,您是怎麼知道的?”
“之前在破廟裡,我就已經察覺到,神像下的香鼎被人動過,上面的積灰明顯比其他地方少,香鼎內的灰燼也是新燒的,水沉香木的香灰。為凝神靜氣,修行之人燃的皆是松香,唯有靈寶上人鍾情水沉香木。方才掌櫃也說過,那修士腰間掛著紫金葫蘆,而紫金葫蘆恰是靈寶上人的獨門法寶。”其言有理有據。
陸瑾年又道:“他去過破廟,而時間正巧是一個月前,也就是你兄長失蹤的日子,由此可見,那日靈寶上人帶回客棧的‘徒弟’,必定是你兄長。”
知曉三哥去向,顧憶之連日緊鎖的眉頭頓時解開,忙問道:“那先生,您是否知道靈寶上人現在在什麼地方。”
顧憶之真的很想見一見三哥,那是他唯一的牽掛。
這可給陸瑾年出了難題。仙門中人都知道,靈寶上人喜好雲遊四海,居無定所,誰也不知他身在何方。
於是陸瑾年便直接了當的答道:“我並不知靈寶上人現今身在何處。不過你大可以放心,靈寶上人既然收了你兄長為徒,便會護著他,毋需擔心。”
“好了,既然已經打聽到你兄長的下落,明日我們便啟程回山。”說罷陸瑾年便回了自己的房間,只留顧憶之徘徊於喜憂之間。
次日,顧憶之與陸瑾年乘馬車出城。行至長街,顧憶之掀開車簾,目光穿過人流,停留在路邊行乞的乞丐身上,心生感觸。
曾幾何時,自己也是一個乞丐,為了苟活放下尊嚴,博一絲憐憫。而今自己已是仙門弟子,踏上修仙之路,命運總是時有眷顧,而更多的人則沒有這般好運,譬如過世的哥哥們,他們一生都只能趴在地上。
人的命生來便是不同的。有人錦衣玉食,一生無憂;有人臥雨眠風,朝不保夕;有人命運多舛,顛沛流離;有人肆意行歌,縱情逍遙。是否前世犯下的孽,今世來贖,亦或今生受過的苦,來世享盡福報。
顧憶之想不明白,生而為人,為何命運卻如此不公。
無數人追問過這個問題,無人給出答案,未來依舊會有人追問這個問題,或許仍然沒有答案。
車簾垂下,顧憶之悵然。他摸向手邊的包袱,裡面是滿滿的金子,被灰布遮住了光芒,只剩下累人的重量。
“先生,離開前我還有一件事情想做。”
聲音打破冥想,陸瑾年問:“何事?”
開啟包袱,金子的光芒映在顧憶之臉上:“我想把這些金子分給乞丐,還有那些窮人。”
“為什麼?”陸瑾年疑惑。初次見面,顧憶之抱著滿滿一包袱的金子不肯鬆手,生怕被人搶了去,如今卻要將金子拱手送人,實在令人看不懂,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顧憶之。
顧憶之摸過金子,毫無溫度:“這些對我已經沒用了,可是對他們來說,那就是他們的一生。”
剎那間,陸瑾年心底一怔。此番話屬實不似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夠說出的。這一刻,陸瑾年似乎才真正認識顧憶之。
林墨說的沒錯,他真的......是個好孩子!
半日過後,二人終究是告別了義陽城。馬車駛過破廟,顧憶之掀開車簾,破廟在目光中遠行。
他曾在那座破廟,與三哥度過少有的溫馨時光,雖艱辛,卻滿足。也正是在那座破廟,他遇見段柯,自此走上命運安排的另一條道路。一切恍然若夢。
漸漸遠去的破廟前似有人影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