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傑的赴美談判非常成功,該著名設計師答應與山貓咖啡廳的老闆接洽業務。

蕭傑發現這些設計師雖然名聲在外,但骨子裡依舊希望從事“造神運動”,即讓一家小品牌因他們的設計而享譽世界。

其實一家餐飲店能否做到全球知名重要的是供應鏈、食物和品控本身,其店面設計好看與否倒是其次的,但設計師們卻認為有特色的店面設計比各類廣告更能讓客戶記住這個品牌並願意主動進門消費。

比如蘋果公司負責零售業務的高階副總裁安吉拉·阿倫德茨(Angela Ahrendts),她加盟蘋果後對其體驗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重新設計。

全球幾乎大部分蘋果體驗店都被加長加寬,店內擺放木質陳列櫃,讓客人感到溫馨如家,一塊巨幕顯示屏陳列在展廳牆上,最新產品宣傳圖清晰可見。

體驗店提供不少桌椅,有的甚至還有兒童活動區,裝修現代,適合當代人的生活方式,讓人進了店就自然而然想在裡面待很長時間。

安吉拉的設計讓蘋果門店年度訪問人數破億,重新整理了蘋果公司歷史記錄。

正是受安吉拉的影響,山貓咖啡廳的老闆才會如此看重店面設計師,他的咖啡廳本身營銷的就是店內體驗,如何讓客戶願意自主進店與在店內逗留較長時間是他最在意的。

驚喜的是,蕭傑不僅給他帶來了全球知名的頂級餐飲界設計師,還提供了其他幾個在該領域有過成功案例的,且收費相對較低的設計師,這讓山貓咖啡廳創始人的選擇一下多了起來。

“慢慢談,不著急,不一定最貴的就是最好的,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這是蕭傑的話。

這些設計師蕭傑原先也不認識,他也沒料到自己在社交平臺上海量撒網留言最終還真換來了一些設計師的合作意願。

在蕭傑確定能入股山貓咖啡廳後,他總算鬆了一口氣。

蕭傑本人非常喜歡山貓咖啡廳裡的咖啡奶茶,這種飲品咖啡因被控制得剛剛好,不至於晚上喝了睡不著覺,除了甜度和冰可以自由選擇之外,味道還很對外國人口味。

之所以能下此結論,是因為蕭傑早已拜託美國的同事在山貓咖啡廳兩家芝加哥分店蹲點,他們發現這家咖啡廳非常受各色人種的歡迎,作為飲品,能夠不受種族偏好的約束是十分罕見的。

山貓的咖啡奶茶沒有純奶茶甜膩,也不像咖啡那樣單調,而外國人又非常願意進店飲咖啡和看書,故其口味和營銷模式上都貼合了當地消費者。

蕭傑判斷這家店在海外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其體量還很小,現在入場,以後資本增值的倍數超過50倍問題不大,非常具有投資價值。

拿到了山貓咖啡的投資入場券,蕭傑目前最棘手的問題就是面臨倒閉風險的胡氏科技了。

當時蕭傑投資胡氏科技時,創始人有的僅僅就是一個社群團購的概念,隨著金權資本的注入,這家公司有了自己的APP,自己的供應鏈以及自己的資料分析和售後服務團隊,訂單總量一度躋身國內前三。

而如今不過兩年光景,其資金鍊吃緊、負債累累、尋求轉型以及面臨破產各類問題接踵而至,對於投資了這家公司的蕭傑來說,就如同坐了一次觸目驚心的過山車。

依照目前胡氏科技的財務狀況,若無新資本注入,其最晚在半年之內必將倒閉。

蕭傑從山貓咖啡廳離開後,開著車的一路上都在思考這個問題:胡氏科技,到底救還是不救?

目前這家公司欠供應商的款項總額約為1.5個億,大部分供應商已經開始停供了,整條供應鏈處於半僵化狀態。

對於“社群團購”這個模式,蕭傑思忖良久,他認為業務模式本身沒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