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燙手的山芋(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傑作為金權投資集團青陽分公司的總裁,上任後首要任務就是扭轉宏豐景順1號基金的虧損現狀,而該基金前五大權重股之一葉桃渡的經營情況,自然成為了蕭傑關心的重點。
按理來說,蕭傑不應該不知曉葉桃渡的運營總監是其創始人之一,若事先知道,他自然不會提出讓一家公司創始人離開的昏頭建議。
客觀原因是,委派蕭傑來擔任青陽分公司總裁是金權集團總部的臨時決定。
眼下蕭傑才剛上任兩天,沒有足夠的時間檢視分公司對投資企業的詳細內部資料,何況這個葉桃渡運營總監李總,名字也根本不在工商登記資料的股東名冊上。
換句話說,若我們單從市場公開資訊查詢,該姓李的運營總監壓根不是葉桃渡的創始人,畢竟哪有公司創始人自己不當股東的?不當股東哪兒來的股份分紅?如何透過資本增值提高自身身價?又怎麼才能享有參與公司終極決策的權利?
但如果這位李總確實是葉桃渡的創始人之一,其名字又沒出現在股東名冊上,原因只有一種:他所持有的股份,被其他人代持了。
一般而言,股份代持是比較隱蔽的權益處置方式,其又被稱為委託持股、隱名投資或假名出資,總之就是明面上的股份持有者與實際的股份持有者不是同一個人。
股份代持基本不會公開對外披露,只有投資人委派的盡職調查小組和相關的資本中介有權利知道。
所以,最應該瞭解並向蕭傑彙報這一情況的,正是宏豐景順1號基金原先的管理團隊。
只可惜,這隻團隊的全體成員在蕭傑到任前,就已不復存在了。
宏豐景順1號基金的主要負責人是青陽分公司前任副總裁劉成楠與投資總監王潮。
劉成楠從事風險投資行業18年,曾多次獲得中國十大私募股權投資家、中國最佳本土PE管理人、中國最佳私募股權投資人物Top10以及年度中國PE創新人物等稱號,是投資界名副其實的頂級大佬,最令人佩服的是,她還是個女人。
劉成楠不僅會看專案,還特別會用女人的第六感來看人,尤其是跟她同一型別的人,她手下的投資總監王潮就是她一眼相中並一手提拔的。
王潮當時的風頭可不比蕭傑差,此人投資風格犀利無比,挑中的多家消費與科技類公司最後都成為了中國首屈一指的龍頭老大,被譽為金權集團的投資鬼才。
曾有知名財經專刊這樣評價:南有王潮,北有蕭傑,金權穩矣。
如果王潮當時沒有行差踏錯,他馬上就會晉升為跟蕭傑一樣的金權投資集團合夥人。
回想當年家境貧苦的王潮,還曾經跟公司同事開玩笑:“我平生最討厭的人,就是有錢人。”而當他坐擁千萬資產,變成了他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後,就開始與副總裁劉成楠裡應外合地玩起了高智商犯罪: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甚至為了封口買兇殺人……
最後王潮被抓,劉成楠在警方的圍堵下自殺於家中,樹倒猢猻散,在這之後,青陽分公司曾與其二人共事過的投資副總監,分析師和投資經理們紛紛跳槽,有些甚至還以留學為由逃到了海外。
至此,原本在集團中全國業績排名第二的青陽分公司部門職能不全,新進專案匱乏,管理基金虧損,資金鍊吃緊,外加上下人心渙散,早已亂成了一鍋漿糊。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劉成楠與王潮相繼出事後,金權高層將原青陽分公司總裁撤職查辦,花大價錢把社會輿論壓到了最低,同時人事上提高了薪酬待遇,穩住了一些中層領導,勉強營造出一個表面上還算祥和的景象。
作為應屆畢業生的任天行,走進金權大廈,看到的便是辦公室工作氛圍濃郁,平臺機會似乎挺多,同事們非常優秀,中央空調、WiFi和廁所保潔都很令人滿意。
當然,任天行自然也聽說過先前分公司有高層領匯出了事,但這並不影響金權這國內頂尖的投資公司在他心中的地位。
違法亂紀嘛,哪個機構都有,常在河邊走,總有人溼鞋,最後沒逃過疏而不漏的法網就好了。
壞人汙點是多,但自己的理想還是很純真的,任天行此時就很純真地以為,蕭傑如此年輕就可以當上分公司總裁,那他任天行以後也可以。
當一個人太過年輕,便不知道每當上天在賞賜你令人稱羨的命運時,都標好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