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速度真的快(第1/2頁)
章節報錯
總裁辦公室裡的馬鈺眉頭微皺,朝任天行走近一步壓低聲音道,“你來這裡幹什麼?”
任天行想著我的蕭大神在接受採訪,你一個投資經理又在這裡幹什麼?不過也就在這時,他才注意到寬敞的總裁辦公室其他地方也站著些人,有投資經理也有分析師,人數不全,估計沒來的都在外地出差。
任天行臉上自然不會表露出任何不滿的情緒,他畢恭畢敬地請求馬鈺留他下來旁聽。
“不行。”馬鈺一口回絕,剛要關上門,門縫就被任天行用五根手指強行抵住了。
“別關緊門行麼馬總?我發誓不進去,就在這兒聽,我底子差,學習一下,拜託了!”任天行說著給馬鈺來了個九十度鞠躬,與此同時他左手依舊沒放開門沿。
馬鈺雖然極不情願,但之前的教訓告訴她,眼前這個小子臉皮不是一般的厚,自己攆了兩次都攆不走,當下他又如何肯把手放開?
在金權,馬鈺好歹是個小領導,不可能當眾與實習生髮生肢體衝突,何況屋裡還有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像師。
“只能在這裡聽。”馬鈺的音量雖然接近唇語,但口氣不容商議,於是任天行終於可以透過一絲門縫旁聽這次的大咖專訪。
“投資得有自己的信仰,並且將這種信仰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蕭傑的聲音不大,任天行豎起耳朵用力聽才勉強能聽清。
剛才他跟馬鈺周旋,沒聽到女記者問了啥,但趕上蕭傑這句回答,任天行認為自己這趟著實來對了。
“投資得有自己的信仰。”說得多好啊,他任天行之所以用比羽絨服還厚的臉皮死抓金權這個大平臺不放,就是因為他也有崇高的信仰。
任天行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成為中國最頂尖的投資人,幫助需要資金的實體企業脫離困境,發展壯大,稱霸全國甚至走向世界。
“那您的投資信仰是什麼?”中年女記者問蕭傑。
“尋找並鑄就偉大的公司。”蕭傑簡明扼要。
“但偉大的公司少之又少,而且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這會不會影響您作為風投機構基金管理人的短期業績呢?因為我們知道金權的錢也不是自有的,而是來自於各路投資人,每支創業基金都有規定的投資期限,國內這種期限我聽說一般也就3至6年,期限到後金權就要將錢還給幕後的投資人……”
此時問話的女記者短而卷的咖啡色頭髮,在門縫中任天行的眼睛裡反著油亮的光,她的聲音任天行越聽越耳熟,似乎不是來自省市區的電視臺,主要是地方臺任天行也從來不看,難道……這是中央級別的採訪?
“您說的確實是一般情況,我也有過幾家公司一拿七八年的,而且目前還在拿著,但不是所有偉大的企業都需要長期積累。”蕭傑說,“尤其是現代社會,節奏很快,有些企業從最開始的一個想法就很偉大了,比如京南物流,比如拼夕夕,他們一個讓我們上午買的東西下午到,另一個讓我們可以用拼單的方式以團購價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都是偉大的想法,這些想法可以直擊當下消費者的需求痛點,只要運營得當,三五年就可以上市。”
“但發現這樣的企業很難吧?而從您過往經歷來看,似乎您總能找到這些企業,而且找的比其他風投機構都快,早早地就進去佔位了,是有什麼獨門訣竅麼?”
蕭傑笑笑,“沒什麼訣竅,就是好奇罷了。”
“好奇?”女記者和攝像師都有些疑惑,同樣疑惑的還有門縫後面的任天行。
“是的,做我們這行,接觸到的大多都是初創公司,而這些初創公司有一個特點,就是業務模式非常新,不少還尚未被主流社會認知或者接受,所以我們沒什麼現成資料可以參考,只能是出於好奇心自己搞研究,就像小時候我路過一個沒人去過的山洞,總好奇地想進去看看裡面是什麼一樣。”
“說到好奇,我們攝像師也跟拍了您小半年。”女記者說著轉頭看了一眼攝像師,隨即轉回來笑道,“我們發現您行程特別滿,全國甚至全世界到處飛,參加各種創業大會,投資人大會以及新產品展會等等,所以我們也很好奇,您是如何協調自己的日常工作與研究時間的呢?”
女記者這個問題可算問出了任天行心裡所想。
他任天行自己做一份共享充電寶相關的研究報告都要兩個星期,加班加點地分析資料,連跑市場的功夫都沒有,蕭傑這個大忙人是如何對他所投資的各行各業瞭如指掌的呢?
“我沒法平衡。”
蕭傑的回答讓充滿期待的任天行滿臉黑線……沒法平衡?那蕭大神你怎麼締造的投資奇蹟,如何一投一個準?
難道就是運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