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總攬SD(第1/2頁)
章節報錯
御書房,李璟正在看著盟約的內容。
大周承認山.東為大漢的實際控制區,當然這是明面上的,實際上,是受大唐控制,只是都不會說出來罷了。除了得到山.東大部分的州縣,大周放棄已經佔據的徐州,至於宿州,被劉仁瞻實際掌控,對於大周來說,還不算十分肉疼。除了上述幾點之外,大周需要每年奉送給大唐最為優良的戰馬,以及精鐵,此外,這一次談判的使者郭榮也會留在金陵,作為人質。
這對於李璟來說,不僅獲得了實際的利益,面子上也非常好看,郭榮被留在金陵,如果北方的郭威有什麼異動,李璟在第一時間就會選擇殺了他。總體來說,李璟對這個盟約還算滿意,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他沒有奢望一下子統一中原,恢復盛唐的景象。
“做得好,做得好!”李璟很是滿意,連聲稱讚。
“這是託陛下洪福。”楊璉笑了笑。
李璟擺擺手,自從遇見楊璉之後,他的運氣似乎就來了,先是救了懷柔公主,後來更是屢次擊退強敵,如今成功為大唐開疆拓土,實在是功不可沒。這段時間,李璟已經想清楚了,山.東初定,而且是掛著大漢的名義,所以大唐的重心依舊是山.東各州縣。
李璟已經想好了,就讓楊璉監管海、楚、徐、兗、青、鄆等州縣,雖說權利漲了一大截,但李璟對楊璉數次的試探,讓他堅信楊璉不會叛國。更重要的一點是,李璟捨不得錢。山東各.地戰亂頻仍,尤其是前兩年的大水,對土地損害非常嚴重,要恢復這些地方的經濟,需要大量的錢財,李璟捨不得。
所以他寧願讓楊璉掌管這些地方,反正楊璉造鹽很有一手,利用食鹽的豐厚利潤,楊璉一定能迅速恢復山.東各地的經濟,至於其他地方,皇甫暉掌管密州,李金全掌管萊州,這兩個地方位於山.東府邸,也算是一種牽制。
此外,劉仁瞻留守宿州,劉彥貞調回京師,李璟還打算抽調其他人進入邊疆,以待北方有變,收復中原。不過,這幾年雖說豐收,存糧頗豐,但經歷了連番大戰後,糧食缺口很大,用來撫卹士兵的金銀錢帛也消耗了不少。
李璟咳嗽了一聲,道:“楊愛卿,朕有一個要求,你能答應嗎?”
楊璉一副惶恐模樣,道:“陛下,微臣的一切都是陛下賞賜,陛下有命,豈敢不從?”
李璟呵呵一笑,道:“楊愛卿,你那種造鹽方法,能否推廣開來?”
楊璉點點頭,道:“推廣倒是可以推廣,但微臣以為,這個時候,並不能推廣。”
“為何?”李璟心中有些不悅,楊璉表面上說願意為大唐效力,奉獻一切,但只是要一個造鹽的方法,他就拒接了。
楊璉看出李璟的心思,便笑了笑,道:“陛下,微臣之所以能夠造鹽,是因為嚴格管控,不許任何人進入,這才防止了有人偷學,可若是大規模的推廣開來,難免被吳越人偷學了造鹽之術,如果吳越人也有這些產量,大唐的鹽必然價格暴跌。”
李璟點頭,臉色緩和了一些,楊璉說的有理,以李璟的性格,絕對不希望吳越人得利。李璟想了想,道:“自古以來,齊魯大地便是煮鹽之地,若是朕把沿海地區給你,你能給朕多少鹽?”
楊璉想了想,道:“陛下能給什麼地方?”
李璟眯著眼睛,走到了地圖邊上,他原本打算讓李金全掌管萊州,如今看來,需要作出變更,李金全守衛齊州,可北上南下,地理位置更為重要,山.東各地兵馬的調動,走齊州最為快捷,這等於掐住了山.東各州縣的脖子,也是防患於未然。至於皇甫暉,依舊掌管密州。密州是萊州、登州等地南下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同樣險要。
這兩個地方不給楊璉,有他的好處。
李璟眯著眼睛想了想,指著登州、萊州,這兩州位於山.東半島東部,臨海,是優良的造鹽之地:“楊愛卿,這兩個地方如何?”
“登州、萊州都臨海,而且海岸線漫長,尤其是登州,北部有好幾個小島,是優良的港口,也方便造鹽。微臣若是領了登州,加上海州等地,微臣願意給陛下兩千擔食鹽,而且都是最好的。”楊璉十分清楚,天子給他好處,自然是想要得到更多的好處,投桃報李,楊璉立刻做出了許諾。
李璟眼前一亮,兩千擔食鹽,他的呼吸有些急促起來,道:“當真?”
“當真!”楊璉說道。
李璟抿著嘴仔細想了想,做出了決定。
楊璉總管山.東一半的州縣,恢復經濟的同時,積極練兵,為將來圖謀中原做準備。楊璉趁機提出擴軍的計劃。他原本有五千精銳新兵,任城一戰,被打了個七七八八,雖說林仁肇同樣在徵兵,但數量不多,最多隻能自保。想要攻入中原,這點兵力根本不足。
李璟也有私心,李金全、皇甫暉北上,其中禁軍有一萬人,徐州一戰,基本都被打光了,後來劉仁瞻、劉彥貞帶走兩萬多人,周鄴、柴克宏支援常州,又損失了一萬多人,禁軍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禁軍需要補充,李璟採取的是各州縣抽調精銳,楊璉提出練兵,他立刻答應了,還允許楊璉徵兵三萬,其中一萬,練兵若成,就南下守衛金陵。
楊璉答應了,這對於他來說,是極大的機會。楊璉在金陵又停留了大半個月,把盟約一事徹底解決,天子賜了一座府邸給郭榮,還賞賜了三十多名侍女,對郭榮也算特別好。